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偶宿俱南客,相看喜尽归。
湖山话不极,岁月念空违。
子夜高梧冷,秋阴远漏微。
那无此良会,惜在谢家稀。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温馨的友人相聚图景。诗人与友人偶然宿在同一南方客舍,彼此凝视,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们对于湖山美景的赞叹也无穷尽,但岁月匆匆,往昔之事只能徒留思念。夜深人静,梧桐叶间风声萧瑟,秋天的阴霾让远处钟声显得更加微弱。诗人珍惜这难得的美好时光,感叹在谢家集会的稀少。
诗中透露出一种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友情的温馨怀念。通过细腻的笔触,如“相看喜尽归”、“子夜高梧冷”等,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他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在这里,时间、空间与人的交汇,共同编织出一幅秋夜会宿的温馨画面。
不详
[唐] (约公元七六三年前后在世),唐代诗人。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公元七六三年前后在世,大历十才子之一。登宝应元年进士第,官右拾遗。工诗,与钱起、卢纶、司空曙诸人齐名。湋诗不深琢削,而风格自胜。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来时犹暑服,今已露漫漫。
多雨逢初霁,深秋生夜寒。
投人心似切,为客事皆难。
何处无留滞,谁能暂问看。
寂寂闭层城,悠悠此夜情。
早凉过鬓发,秋思入柴荆。
严子多高趣,卢公有盛名。
还如杜陵下,暂拂蒋元卿。
寒几坐空堂,疏髯似积霜。
老医迷旧疾,朽药误新方。
晚果红低树,秋苔绿遍墙。
惭非蒋生径,不敢望求羊。
质明斋祭北风微,驺驭千群拥庙扉。
玉帛才敷云淡淡,笙镛未撤雨霏霏。
路边五稼添膏长,河上双旌带湿归。
若出敬亭山下作,何人敢和谢玄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