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花游.春寒

飞花坠絮,竟欲送春归,晚风人悄。闲云共袅。

向阑干望去,一般萦绕。轻暖轻寒,怎把轻绵换了。

自颠倒。快唤取香醪,愁待伊扫。沉醉休坐啸。

忆水畔兰舟,岸边桂棹。出门一笑。

问韦郎可见,乱山残照。爱杀房栊,莫把香篝撇掉。

暮烟罩。去添衣、且休游眺。

形式: 词牌: 扫地游

鉴赏

这首《扫花游·春寒》是清代词人庄棫的作品,描绘了春天即将消逝时的景象和词人的内心感受。开篇“飞花坠絮,竟欲送春归”以飘落的花瓣和柳絮象征春光的消逝,流露出淡淡的离别之情。接下来,“晚风人悄,闲云共袅”通过晚风和悠闲的云朵,营造出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

“向阑干望去,一般萦绕”描绘了词人倚栏远望,心中思绪如云般缭绕,暗示着对过去的回忆和未来的期待。随后,“轻暖轻寒,怎把轻绵换了”表达了春寒料峭中,词人对温暖的怀念和对季节变换的无奈。

“自颠倒”一句,词人陷入自我陶醉之中,试图借酒浇愁。“快唤取香醪,愁待伊扫”表达了想要一醉方休的心情。接着,词人回忆起往昔与佳人共度的美好时光,想象她是否还在眼前,夕阳下的山水景色增添了思念的深度。

“出门一笑”,词人试图排解愁绪,但又担心无法相见,只能独自出门寻觅慰藉。最后,“爱杀房栊,莫把香篝撇掉”表达了对室内温馨的留恋,不愿舍弃那份温暖。结尾“暮烟罩。去添衣、且休游眺”劝告自己在春寒中添衣保暖,暂时放下游赏的心思,回归平静。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细腻,语言优美,通过春日景象和内心独白,展现了词人对春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回忆的珍视。

收录诗词(137)

庄棫(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利叔,清代词人,学者,又号蒿庵。生于道光十年(1830)。光绪四年(一八七八)卒。享年四十九岁。著有《蒿庵遗稿》,词甲、乙稿及补遗附焉

  • 字:中白
  • 号:东庄
  • 籍贯:丹徒
  • 生卒年:1830——1878

相关古诗词

尉迟杯.金陵怀古

晴云绣。绕迤逦、雉堞排层岫。

凄凉六代烟花,惆怅朱楼红袖。

闲门自锁,谁复向、长亭问新柳。

望归鸿、去逐天涯,夕阳偏带明秀。

多情十二阑干,怕碧草侵阶,绮思非旧。

燕语莺啼都休问,且镇日、帘儿共守。

无憀是、琴丝茗碗,更谁识、新霜鸾镜有。

但相思、弄笛桓伊,一江春水如酒。

形式: 词牌: 尉迟杯

鹧鸪天.青溪

九曲青溪一叶舟。山围潮打自风流。

西园公子名无忌,南国佳人字莫愁。

溪上住,水边讴。往时歌舞已都休。

新来识得相思苦,说起相思不自由。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探春慢.春夜

斗帐灯红,翠尊酒绿,洞户云罗缥缈。

角枕栖鸳,香篝爇麝,竟是承平年少。

拚放他春去,怎不把、春愁放掉。

坐看蜡炬成灰,西窗钟动清晓。残梦几回萦绕。

趁密约风流,后堂春好。

凤管幺弦,象棋双陆,次第莫教忘了。

几许行云处,鬓丝拂、暗尘吹帽。

惆怅鹃声,三更低唤春老。

形式: 词牌: 探春慢

木兰花令.闺情

娇云暖困柔情腻。罨画山屏眉映翠。

帘波织就字回文,灯穗结成花并蒂。

石榴裙子腰支细。依旧锦囊罗带系。

由来荡子爱倡家,谁令妆成门独倚。

形式: 词牌: 步蟾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