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笋

丁宁莫采箨龙儿,造物成材各有时。

寸碧纵横牛戴角,一斑缠裹豹留皮。

长身上水夜深看,直干干云岁晚知。

名节为君描画尽,清吟堪继菉猗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竹笋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生长规律的深刻理解与赞美。诗中以“丁宁莫采箨龙儿”开篇,提醒人们不要过早采摘竹笋,强调了自然生长的时间性与规律性。“造物成材各有时”,进一步阐述了万物生长都有其特定的时间节点,不可违背自然法则。

接下来,“寸碧纵横牛戴角,一斑缠裹豹留皮”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竹笋的翠绿与斑纹比作牛角上的斑点和豹皮上的花纹,形象地描绘了竹笋独特的形态美。同时,也暗示了竹笋在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自然磨砺与变化。

“长身上水夜深看,直干干云岁晚知”则通过观察竹笋在水边的生长状态,以及它如何在岁月的洗礼下逐渐挺拔入云,表达了对竹子坚韧不拔、不断向上生长精神的赞美。这两句不仅描绘了竹笋的成长过程,也寓意着人应当像竹子一样,无论环境如何,都要保持坚韧与追求上进的精神。

最后,“名节为君描画尽,清吟堪继菉猗诗”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竹子高洁品质的颂扬,认为竹子不仅外形美丽,更具有高尚的品格,值得人们歌颂与学习。这里的“菉猗诗”可能是指《诗经》中的篇章,进一步强调了竹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象征意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笋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妙与和谐,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与道德寓意,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的敬畏之情。

收录诗词(486)

方一夔(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初秋杂兴三首(其一)

利欲驱人看罢休,人间岁月不停留。

别愁万里沧江水,归梦五更黄叶秋。

贮腹谩誇李书簏,烂肠难拟董糟丘。

老怀抑塞无人会,徙倚西风百尺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初秋杂兴三首(其二)

守困书帷滞土牛,谁挥尺箠浴寒流。

旧人不了新人事,今日那知明日愁。

一雁惊飞湘水浦,孤蟾空挂岳阳楼。

江南总解单于曲,吹彻残梅故国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初秋杂兴三首(其三)

田怕秋阳老怕贫,谁能肮脏拔风尘。

穷年兀坐少生计,末路相逢无故人。

自爱漂摇栖倦翼,谁分浩荡慰穷鳞。

区区温饱何须较,莫负秋来风月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有怀洪复翁入郡城纳金课

故人东下濯沧浪,见说金沙作斗量。

昔想万钱还跨鹤,晚知六博亦亡羊。

诗传剑阁烟霞藁,地入桐庐云水乡。

潇洒满怀无处着,归程何况接新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