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正叔县尉见示所著诗文以诗谢之

文章千古一毫端,妙处工夫到底难。

春色无边知造化,海风不断识波澜。

看君健笔凌霄汉,照我清窗醒肺肝。

宝剑莫忧人未识,光芒须动斗牛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文章的精妙之处在于细微之处,真正领悟却极其不易。
春天的景色广阔无垠,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海风不断吹过,如同揭示着生活的起伏波澜。
看着你挥洒自如的笔触直冲云霄,照亮了我窗前的世界,让我精神焕发。
你的才华犹如宝剑,不必担心尚未被人赏识,因为它的光芒定会穿透寒冷,照亮星空。

注释

文章:指文学作品。
千古:自古以来。
毫端:细微之处,这里指文章的精妙。
妙处:精妙之处。
工夫:努力和技巧。
到底:最终,完全。
春色:春天的景色。
无边:广阔无垠。
造化:大自然的力量和创造力。
海风:海边的风。
波澜:生活中的起伏变化。
君:您,指对方。
健笔:有力的笔触。
凌霄汉:直冲云霄。
清窗:明亮的窗户。
醒肺肝:使人心灵清醒。
宝剑:比喻才华或才能。
莫忧:不必担忧。
人未识:尚未被人赏识。
光芒:才华的光辉。
斗牛寒:形容星光璀璨,也象征困难。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孙应时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朋友陈正叔县尉所著诗文的赞赏之情。全诗通过精妙的笔法和深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的高超艺术造诣和深邃的情操。

首句“文章千古一毫端”,点出了诗人对于传世佳作的独特鉴赏视角,即在浩瀚如海的文学作品中寻找到那最精致、最不起眼的美妙之处。接着,“妙处工夫到底难”进一步强调了艺术上的精益求精和不懈追求,是对诗人创作态度的一种肯定。

“春色无边知造化,海风不断识波澜”,这里的“春色”与“海风”象征着自然界中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也是对陈正叔作品丰富多彩、情感深邃的赞美。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自己对于朋友作品的深刻理解和欣赏。

“看君健笔凌霄汉,照我清窗醒肺肝”,“健笔”形容陈正叔的书写功力强劲有力,“凌霄汉”则是比喻其文笔之高远,如同跨越天汉。后半句中的“我清窗”暗示了诗人在宁静的环境中阅读和感受这份作品,最后“醒肺肝”则形容这种艺术享受带给他的心灵震撼。

末尾两句,“宝剑莫忧人未识,光芒须动斗牛寒”,“宝剑”比喻诗文之珍贵,而“人未识”则表达了对于优秀作品往往不为世人所知的遗憾。最后一句“光芒须动斗牛寒”通过对比,强调了陈正叔作品即使在严酷的环境下,也能发出璀璨夺目的光辉。

整首诗既是诗人对于陈正叔文学才华的高度赞扬,也体现了自己作为鉴赏家、读者的深刻感受和对艺术不懈追求的精神。

收录诗词(624)

孙应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陈传朋和余梅花旧作余再赋此

肌肤冰雪定何神,不用灵犀自辟尘。

一笑未妨娱独夜,百花谁敢斗先春。

孤山诗侣须君复,吴市仙踪只子真。

此外纷纷莫相污,风姨月姊故情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侄孙诗

寿母重孙始见渠,天教四世保同居。

精神已是千金子,事业应须万卷书。

亲戚满前非落寞,杯盘随分不萧疏。

晬盘先揽文房宝,他日无忧入异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制司请都大会食

绣衣人物冠诸台,玉帐元戎万里来。

同为西川增气象,何妨北海试尊罍。

休辞臈酒十分醉,要唤春风一夜回。

天上德星何处聚,应从井络向三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周次山和立春诗答之

不用文章作序棋,由来人事亦天时。

且须竹叶千钟渌,莫问菱花两鬓丝。

社燕秋鸿无旧影,晓猿夜鹤有馀悲。

春来只被奚奴笑,春日吴中更几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