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文节公号钟琴歌为吴素江明经作

信州兵败公潜踪,随身长物惟号钟。

垂帘卜肆一再鼓,惊猿唳鹤凄心胸。

东山桐,西山梓,发露精诚声变徵,几时流转入燕京,跣足麻衣抱琴死。

沧桑变易五百年,断丝枯木若为传。

自来神物久必显,岂肯灭没随秋烟。

吴君嗜古兼尚义,铭刻摩挲叠山字,解囊坏漆郁苍凉,斑斑尽是遗民泪。

遗民泪竭东海枯,冬青树老啼哀乌。

请弹丞相《松风曲》,再访闽中《何氏图》。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于芳洲的《谢文节公号钟琴歌为吴素江明经作》描绘了一段历史故事。诗中以信州兵败后,谢文节公(可能指某位历史上的人物)隐匿行踪,仅携带着他的号钟和琴作为随身之物。他以敲击钟声表达内心情感,钟声凄切,如惊猿鹤鸣,触动人心。诗人提及“东山桐”和“西山梓”,暗示了乐器的珍贵材质,以及文节公对音乐艺术的执着。

随着时间流转,历经五百年的沧桑巨变,那曾经的神物(可能指号钟)似乎在等待着重见天日,不愿被遗忘。吴君对古物有深厚兴趣且重义,他精心收藏并摩挲这块铭刻着历史痕迹的乐器,仿佛能感受到遗民的悲泣。诗中“遗民泪竭东海枯”形象地表达了人民的苦难,而“冬青树老啼哀乌”则增添了凄凉气氛。

最后,诗人邀请吴君弹奏丞相的《松风曲》和探访闽中的《何氏图》,寓意着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怀念。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号钟琴歌的描绘,展现了历史人物的悲剧命运和文化传承的坚韧精神。

收录诗词(2)

于芳洲(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山居杂咏

随分栖迟十亩宫,此身幸喜免飘蓬。

醉醒久已闻渔父,得失终期学塞翁。

肯使壮心惭刻鹄,漫将清兴托雕虫。

世机祇觉从兹息,坐对秋山落照红。

茅檐习静坐高春,仗酒浇平磊块胸。

终日守株宁待兔,三年学技笑屠龙。

閒愁似草经霜减,野兴如花著雨浓。

试上山头寻故事,读书台畔暮云封。

形式: 古风

晚春

且向烟霞寄此身,一瓢一钵许相亲。

柴门花落馀残梦,草阁云深殢晚春。

差喜地偏心更远,尽教时过局翻新。

年来自笑生涯足,满砌苔钱孰道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飞云洞

路入东坡道,玲珑古洞幽。

云飞山欲动,雨过瀑争流。

峭石撑孤阁,苍松倚小楼。

文成遗碣在,读罢暮烟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诸葛洞

满耳滩声吼,轻舟不可留。

为收诸葛米,来拜武乡侯。

洞古千年雪,林深五月秋。

此间结庐住,补种竹清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