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陆曾禹的《洞霄宫》描绘了一幅洞霄宫的神仙景象。首句"洞霄真福地"赞美了洞霄宫如仙境般的环境,是修行者的理想之地。"上帝自高居"暗示了宫殿的神圣和崇高地位。
接下来的两句"鹤语依轩竹,龙鸣出水渠"通过仙鹤的鸣叫和流水的声音,营造出宁静而神秘的氛围,仿佛神灵在其中活动。"松台春草发,石壁晚花疏"则描绘了春天到来时,松台上的青草茂盛,石壁边的花朵稀疏开放,展现出自然与静谧的和谐。
最后两句"自有乾坤大,何须步碧虚"表达了诗人对洞霄宫内宏大气象的赞叹,认为这里已经包容了天地间的广阔与深邃,无需再追求世俗的空中楼阁。整首诗以景寓情,展现了诗人对道教仙境的向往和对洞霄宫的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