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师天老人入丹霞寄示一律依韵恭答二章(其二)

登临旷见御仙班,亲到方知大好山。

枚乘笔头劳七发,南公脚下起三关。

吟诗僧听泉岩响,阅世人谁几日閒。

顽子尘劳师莫念,自将白发护颓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高远眺的壮丽景象与深刻感悟。首句“登临旷见御仙班”以夸张手法展现视野之开阔,仿佛能与仙人并肩,营造出超凡脱俗的意境。接着“亲到方知大好山”则转为直接抒情,强调亲身经历的重要性,通过实际体验才能真正领略自然之美。

“枚乘笔头劳七发,南公脚下起三关”两句运用典故,枚乘与南公分别代表文采与武功,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在艺术与自然面前的谦逊与敬畏。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的多才多艺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吟诗僧听泉岩响,阅世人谁几日閒”则进一步深化主题,将诗人与僧侣的对话融入自然之中,通过听泉声、观世态,表达了对生活的深思熟虑和对宁静的向往。这里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也体现了其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最后,“顽子尘劳师莫念,自将白发护颓颜”两句直抒胸臆,诗人以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即不为世俗所累,保持内心的平静与自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历史典故的引用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和时间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收录诗词(1303)

释今无(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江若海北归

百粤风烟陆贾游,风流那似此归舟。

高名万里燕台月,客路三春白下楼。

解事鲁连还负气,重言季布自堪俦。

知君无限沧洲兴,目送仙帆意独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双寿

银海沧波剩几寻,蓬莱云气足萧森。

穿衫已爱群鸾翼,举案还同百岁心。

松柏并高春色密,雪霜齐照月华深。

只今谁献中和颂,连理枝生在碧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答陈羽王郡丞

邂逅相投日未收,风尘宦海见林丘。

十年佩印存青眼,一夕逢僧话白头。

听冷江波难入梦,搜穷诗句是真游。

自然尚有披襟处,珍重琴书入帝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赠李定夫

三年草草别离中,两地茫茫别绪同。

城角暮云堪着地,天涯高兴忽凌空。

多情老友能相向,阅世新诗自易工。

此别车尘飘十丈,磬声又隔海门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