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没口号(其二)

百川衮衮东赴海,学者皆知孔氏宗。

六籍湮微吾道丧,武陵山下泣寒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翻译

无数江河滚滚向东流入大海,学者们都知道孔子是我们的宗师。
古代典籍逐渐消失,我们的信仰也随之丧失,在武陵山下,只能听见寒冷的蟋蟀在哭泣。

注释

衮衮:形容水流不断或事物连续不断。
孔氏宗:指孔子及其儒家学派。
六籍:古代文献,通常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六部经典。
湮微:消失,衰落。
吾道丧:我们的信仰或道路失去。
武陵山下:虚构地点,可能暗指隐居之地。
泣寒蛩:寒冷的蟋蟀哀鸣,象征凄凉和哀伤。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名为《存没口号(其二)》。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借用自然景象和历史典故,抒发自己的感慨。

“百川衮衮东赴海”这句描绘了江河纵横向东汇聚入海的壮观景象,也寓意着诗人的胸怀与志向广阔无垠。接着“学者皆知孔氏宗”一句,表明诗人对孔子的儒家学说有深刻的理解和认同。

然而,在“六籍湮微吾道丧”中,诗人却感叹自己的学问(或指儒家思想)在当时已经不再被重视,甚至到了失传的地步。这里的“六籍”可能是指儒家的六部经典,包括《易》、《书》、《诗》、《春秋》、《仪礼》和《乐》,而“湮微”则意味着埋没无闻。

最后,“武陵山下泣寒蛩”一句,通过对古人在武陵山下哀嚎的蟋蟀(古代常以蟋蟀比喻贤者或隐逸)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无奈和悲凉之情。

整首诗体现了苏轼面对个人学术理想与社会现实之间矛盾时的心路历程,是他内心深处对于知识传承、个人价值及时代变迁的一种感慨抒发。

收录诗词(877)

苏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存没口号(其二)

紫荆一树花连枝,近以手抓动辄随。

毋忘在莒孔怀日,可咏陟冈何怙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有钱咏

树头榆叶水圆荷,黄菊青苔鼓铸多。

莫把诗家作穷相,四时浑不奈钱何。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有感

滞不求通任布衣,山阴道上玩春晖。

每逢到处花开谢,转觉人生万事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杂兴四首(其四)

琵琶亭下维舟处,水落江空夜雪残。

记得长官邀我醉,县衙当面玉为山。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