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阁

治庭区纭纷,斋阁简应接。

身闲憙枕簟,虑静厌图牒。

孤芳媚深丛,幽哢出密叶。

物理兹领会,真境知可蹑。

形式: 古风 押[叶]韵

翻译

庭院纷繁多杂,斋阁事务稀疏。
清闲时喜卧凉席,心静则厌烦文书琐事。
独自芬芳的花朵吸引深林,幽雅的鸣声从密叶间传出。
自然之理此刻领悟,真正的境界触手可及。

注释

治庭:庭院。
纭纷:纷繁。
斋阁:斋室或官署。
简:简单,稀疏。
憙:喜悦。
虑静:心境平静。
厌:厌恶。
图牒:文书、图表。
孤芳:独自芬芳的花。
媚:吸引。
丛:丛林。
幽哢:幽雅的鸣叫。
物理:自然的道理。
会:领悟。
真境:真实的境界。
蹑:踏,触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开篇“治庭区纭纷,斋阁简应接”两句,意在表达修身养性所需的清净环境,是通过整理庭院、打扫斋阁来实现的,这里的“简应接”暗示了一种自然而然、无需多言的境界。

接着,“身闲憙枕簟,虑静厌图牒”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达到身心清净,无牵挂之虑,甚至连书籍也视若珍宝,只愿沉浸其中,不愿被打扰。

“孤芳媚深丛,幽哢出密叶”描绘了一种隐逸的生活情境,诗人欣赏着花草树木的独特美感,这里的“孤芳”指的是那些不为世人所知、生长在深邃丛林中的鲜花,而“幽哢出密叶”则是对这些花朵从茂密的枝叶中悄然绽放的情景进行的描写。

最后,“物理兹领会,真境知可蹑”两句,是诗人对于自然界和心灵世界的深刻领悟。在这里,“物理”指的是宇宙万物之理,而“真境”则是指那种超越世俗、达到精神自由的状态。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内在修养与外界和谐的追求,以及对于生命真谛的深刻体悟。

收录诗词(863)

文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字:与可
  • 号:笑笑居士
  •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 生卒年:1018~1079年

相关古诗词

盖宽饶

次公清而狂,其本出天性。

惜哉公廉质,不以儒术正。

陷害公峭刻,奸犯语坚劲。

在位及贵戚,合然仇怨盛。

稀迁愈失意,躁戾因以逞。

王生识其趣,劝以全寿命。

胡为不开纳,封事转凌横。

五帝官天下,此语岂君听。

上怒以不改,章下求众定。

礭然金吾奏,直以大逆订。

虽为郑昌颂,万嫉掩一诤。

遂尔属诸吏,羞复受笞榜。

行当北阙下,辄引佩刀刭。

时虽众所怜,终为端士病。

形式: 古风

续青城山四咏(其三)飞赴寺

平林露层巘,上独置孤寺。

群仙驭飞驾,往往赴于此。

风高幡影乱,日落钟声起。

谁可谓诗豪,兴来吟万纸。

形式: 古风

续青城山四咏(其二)天仓山威仪观

群峰削琼瑶,老藓抹古绿。

应朝大岷去,簪笏俨相逐。

珠宫秘仙仗,锦笈藏宝箓。

上帝此为仓,其田堪种玉。

形式: 古风

续青城山四咏(其一)昭庆观

琳崖盘玉霄,彩翠接步武。

云霞不可画,泉石固难谱。

神幢逾百寻,帝辙历万古。

灵瀑谁与穷,长飞六时雨。

形式: 古风 押[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