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以敬兄韵

莫怪旁人笑我愚,知非曾向玉堂居。

恩光夜赐金莲烛,记注晨修石室书。

幸接鸳鸾通禁籞,敢将苜蓿咏盘蔬。

清朝不草相如檄,僰道巴羌久破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方道睿所作的《和以敬兄韵》。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身份地位的自嘲与谦逊,同时也流露出对朝廷恩宠的感激之情。

首联“莫怪旁人笑我愚,知非曾向玉堂居。”开篇即以自嘲之语,表明自己并不在意他人的嘲笑,因为曾经在玉堂(古代官署名)任职,有过一段辉煌的历史。这里运用了反讽的手法,既展现了诗人的豁达胸襟,也暗示了其过去的荣耀。

颔联“恩光夜赐金莲烛,记注晨修石室书。”进一步描述了诗人受到朝廷的恩宠,夜晚有金莲烛光的照耀,清晨则在石室中勤奋读书。这两句通过具体的场景描绘,生动地展现了诗人享受的荣华与勤勉学习的情景,体现了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权力的尊重。

颈联“幸接鸳鸾通禁籞,敢将苜蓿咏盘蔬。”“鸳鸾”指的是朝廷中的高官,“禁籞”则是指皇宫或禁苑。这一联表达了诗人有幸与朝廷高官交往,并能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感到十分荣幸。同时,诗人还以“苜蓿”和“盘蔬”自比,表示自己虽然身处高位,但依然保持谦虚的态度,不忘本。

尾联“清朝不草相如檄,僰道巴羌久破除。”“相如檄”典出司马相如的《上林赋》,原指文采飞扬的奏章。此处诗人自谦,表示自己不会像司马相如那样撰写华丽的奏章,而是更愿意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如僰道(今四川宜宾)和巴羌(古代民族)地区的问题,体现了诗人务实的一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回顾、对当前生活的感慨以及对未来责任的担当,既展现了其个人品格,也反映了元代社会的某些风貌。

收录诗词(4)

方道睿(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与叶宗茂游山村

村北村南春事幽,故人乱后得相求。

仓皇屡作经年别,邂逅能无一日留。

丁令归时空有恨,虞卿穷久不须愁。

卜居共爱清溪好,先向沙边具小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湖上

远水晴山湖上村,柳花飞雪拥柴门。

鱼吹浪沫翻萍叶,鸟浴堤沙糁草根。

独老一区扬子宅,谁争三里谢公墩。

青吟冷馆无聊赖,皓首空招楚客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杨子江晚泊与同舟刘伯瑾诸公

东鄞倦客家何许,圵固钟声暝却闻。

小汛候潮船已泊,上弦看月镜初分。

凭谁贳酒酬三益,且自题诗咏五君。

谩忆南湖垂钓处,矶头新水绿生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闰正月得复孺先生见教去冬寄怀之诗谨次韵奉答

忽见新诗慰阔疏,好怀怜尔独思予。

无由横柳同垂钓,依旧匡山借读书。

自惜交情嗟老矣,即今世事转纷如。

西园寂寞梅花路,肠断春风处士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