偕冯茂才八人重游碧云岛

西郭峰高俨画图,青莲石壁倚虚无。

龙归云锦泉中出,雨过风涛树杪呼。

九节昔曾餐紫洞,八公今复对芳湖。

振衣更挹天浆去,恐触烟霞片片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西郭山峰的壮丽景象,以及与冯茂才等人重游碧云岛的愉悦心情。首句“西郭峰高俨画图”以“俨画图”形容山峰之高峻,仿佛一幅精美的画卷展开在眼前。接着,“青莲石壁倚虚无”一句,运用“青莲”和“虚无”两个意象,既展现了石壁的色彩之美,又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龙归云锦泉中出,雨过风涛树杪呼”两句,通过“龙归”、“云锦”、“泉”、“雨过”、“风涛”、“树杪”等自然元素,生动地描绘了山间清幽、灵动的景象,同时也赋予了自然景观以生命感。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向往。

“九节昔曾餐紫洞,八公今复对芳湖”两句,通过“九节”、“紫洞”、“八公”、“芳湖”等词语,不仅体现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也表达了对当前相聚的珍惜。这里的“九节”可能暗指九个人,而“紫洞”则可能是对山洞的一种艺术化表达,象征着神秘与深邃。“八公”与“芳湖”的结合,则进一步强化了相聚的喜悦与自然美景的和谐共存。

最后,“振衣更挹天浆去,恐触烟霞片片孤”两句,表达了诗人想要振衣飞翔,去品尝天上的甘露,但又担心触碰到那片片孤烟,显得有些孤独。这既是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也是对自由与孤独之间微妙关系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自然风光画卷,同时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和哲思,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审美追求。

收录诗词(121)

梁维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淇涟约游碧云岛次韵用答

相思高壑贮烟霞,几度登临忆大家。

选石久悬云外榻,缄书还报洞中花。

山阴有兴宁因雪,谷口无忘请泛槎。

一瞬百年须强醉,挥戈谁为返金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答阮淇涟

一辞燕赵返故乡,匹马萧萧奔夕阳。

新冢偶怜涕泪合,故人遥隔海天长。

东来鱼雁双开瞑,西望松楸几断肠。

登眺有期禄不逮,满山猿鹤助悲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赠白鹇

丹凤翔飞久未远,因思好鸟出尘寰。

文多绣错烟霞合,影静园林燕雀閒。

饮啄自能追桁桁,飞鸣聊且效关关。

知君鹦鹉能裁赋,对此长吟兴不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壬申中秋龙弟见寄和之

处处飞觞待月明,一年好景此宵评。

浮云乍改须臾色,天地终留永夜清。

蒲馆师生称赏集,梁园旧好恨难并。

清辉顿有南来雁,能带新诗问弟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