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田志隆的《戒诗》以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感受为切入点,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转、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首句“岁岁征尘类转蓬”形象地比喻自己常年漂泊不定,如同随风飘荡的蓬草,暗示生活的艰辛与无奈。接着,“青藜无分悔雕虫”表达了诗人虽然从事文字工作(“雕虫”常指文人墨客),但并未因此感到满足或后悔,暗含对功名利禄的淡泊。
“直须老去何曾细,未必穷来便得工”这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人生哲学,认为即使到了老年,也不一定就能写出精妙的作品;贫穷并非创作灵感的源泉,才华并非必然因困苦而提升。这体现了他对艺术创作的独特见解,不以外在条件为创作的决定因素。
“江上漫寻枫叶冷,梁间休觑燕泥空”描绘了诗人独自在江边寻找秋天的枫叶,感叹时光易逝,同时也暗示了生活的孤寂与落寞。他告诫自己不必过于关注那些表面的虚无,如燕子筑巢的空穴。
最后两句“数茎髭断腰围瘦,拟倩残毫退梦中”描绘了诗人憔悴的外貌,胡须稀疏,身体消瘦,但他仍然怀揣着创作的热情,希望通过笔触在梦中找回那份理想和追求。
整体来看,《戒诗》通过个人的际遇和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创作的深沉思考,以及对理想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