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黄云的《白沟次东之金台韵》描绘了北方边塞的景象和历史感慨。首句“西山郁高寒,青绕燕代阔”展现了西山峻峭且气候寒冷,山脉环绕着燕赵之地的辽阔景象。接下来,“我行春已深,絮纩尚未脱”表达了诗人行进在春天深处,但因天气寒冷,还未脱下冬衣。
诗中“平生四方志,眼底才圭撮”流露出诗人胸怀大志,却只能在眼前的小事中看到自己的渺小。“区区白沟河,编简不能剟”暗指白沟河虽小,但关乎国家命运,历史记载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诗人感叹白沟河事件对辽晋边疆的影响,以及“兹惟辽晋疆,终古抱嗟咄”的长久哀叹。
“天公愤余腥,老雨夜来泼”以自然现象象征战乱带来的苦难,而“堂堂十六州,幅员一朝割”则直接揭示了领土丧失的悲痛。诗人批评桑君(可能指权臣)的无能,指责其导致干旱,加重了百姓的苦难。“中原杀戮尽,胡忍犬美括”控诉了敌人的残暴,使得黄龙府等地陷入困境。
最后,“哀哉黄龙府,回首饭无钵”描绘了战乱后的凄凉景象,而“横流到靖康,戎马屡南跋”则暗示了金兵南侵的历史事实。诗人感慨“往事勿具陈,忧竞猝难豁”,表达对过去痛苦经历的无奈和忧虑,同时揭示了民间对战争的避讳和记忆。
整首诗情感深沉,借景抒怀,反映了明朝时期边疆动荡和民族危机的现实,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忧患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