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寒儒事业趁三馀,细字篝灯手自书。
眼底牙签富连屋,妙年公子意何如。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书生在寒冷的夜晚,借着微弱的灯光致力于学业的情景。"趁三馀"表明时间已是深夜,而"细字篝灯手自书"则展示了其刻苦攻读之态。诗人通过“眼底牙签富连屋”一句,形象地表达了书生家境的贫寒以及对知识渴望的迫切。而最后一句"妙年公子意何如"则是诗人对书生的未来充满期待和好奇,似乎在询问这个勤学的年轻人,将来会有怎样的成就。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深厚文化功底,也反映出古代读书人对于知识与学业无限渴望的心境。同时,它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尊师重教、励志向上的人文精神。
不详
苍山万叠锁荒烟,百道清溪思悄然。
只有东风偏识路,马蹄花发自年年。
杜鹃声里谷幽幽,绿水平溪日夜流。
花落空山人不到,一川烟雨起春愁。
寒草岩前春鸟啼,桃花无数点清溪。
我行已到神仙窟,不比渔郎此路迷。
天下几人能具眼,世间万事可忘言。
犹将笔墨澜翻说,多笑先生不惮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