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代诗人黄溍为悼念双林栗上人所作。诗中描绘了双林栗上人云游四方后最终回归故土的情景,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
首句“飞锡遍诸方”,生动地展现了双林栗上人云游四方的僧侣生活,仿佛他脚下的锡杖在空中划过一道道轨迹,踏遍了各地的山川。接着“栖身复故乡”一句,转折点明了他最终回归故乡的心愿得以实现,表达了对故土的深深眷恋。
“年随双树老”和“人与一琴亡”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消逝融入自然景象之中,双树象征着岁月的更迭,一琴则代表了上人的精神寄托。这两句既是对上人一生的概括,也是对其离世的哀悼。
“暗草迷春塔,凝烟锁夜堂”描绘了一幅春日傍晚的凄美画面,春塔被暗草遮掩,夜堂笼罩在凝重的烟雾之中,营造出一种哀伤而静谧的氛围,进一步烘托了悼念之情。
最后,“潇潇今日雨,谁炷影前香”以雨声起兴,暗示了悼念活动的进行,而“谁炷影前香”则直接点明了对逝者的祭奠,表达了对双林栗上人深深的怀念与敬仰。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不仅展现了双林栗上人的一生,也传达了对逝者的哀思与敬意,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悼念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