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夜泊

明月黄河夜,寒沙似战场。

奔流聒地响,平野到天荒。

吴会书难达,燕台路正长。

男儿少为客,不辨是他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月光下黄河横躺,月光下战场似的黄沙漫漫。
轰隆隆的奔流翻腾不息,荒野伸向无尽的远方。
吴会:书信难寄遥远的会稽,去燕台的路啊还很漫长。
我这样长年的四处漂泊,竟再也不觉得是客居他乡。

注释

寒沙:寒冷的沙滩。
聒:声音嘈杂,使人厌烦。
平野:平坦的旷野。
天荒:极言空间无尽或历时久远。
吴地的会稽,即作者故乡。
燕台:指燕京,今北京。
明朝的京城。

鉴赏

这首《黄河夜泊》由明代诗人李流芳所作,描绘了夜晚黄河边的壮丽景色与诗人内心的感慨。

首句“明月黄河夜”,简洁而富有画面感,明月映照下的黄河在夜晚显得格外宁静而壮阔,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寒沙似战场”一句,将黄河岸边的沙地比作战场,既突出了环境的荒凉与辽阔,也暗含了历史的沧桑和战争的残酷,为整首诗增添了一抹沉重的色彩。

“奔流聒池响,平野到天荒”两句,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黄河水势的浩荡和无垠,以及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奔腾的河水在夜晚的寂静中发出声响,仿佛是大自然的交响乐,而平野一直延伸至天边,给人一种广阔无边的感觉。

“吴会日以远,燕台路正长”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和对旅途的感慨。吴会(今江苏苏州)与燕台(今北京)相隔遥远,象征着诗人远离家乡,路途漫长,充满了未知与挑战。

最后,“男儿久为客,不辨是他乡”一句,道出了诗人作为游子在外漂泊的孤独与迷茫。无论是身处何方,都难以分辨哪是故乡,哪是异乡,体现了诗人对家国的深深眷恋和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黄河夜景的描绘,结合诗人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壮美自然与人文情怀的交融,既有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探讨,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376)

李流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书画家。一字茂宰,、香海、古怀堂、沧庵,晚号慎娱居士、。歙县(今属安徽)人,侨居嘉定(今属上海市)。三十二岁中举人,后绝意仕途。诗文多写景酬赠之作,风格清新自然。与唐时升、娄坚、程嘉燧合称“嘉定四先生”。擅画山水,学吴镇、黄公望,峻爽流畅,为“画中九友”之一。亦工书法

  • 字:长蘅
  • 号:檀园
  • 籍贯:六浮道
  • 生卒年:1575~1629

相关古诗词

舟中杂兴(其一)

辞家两见月,兀兀闸河边。

长路难计日,逆流如上天。

扶携幸相得,宴坐亦翛然。

始识浮家意,伸钩拟钓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舟中杂兴(其二)

推篷残卷后,秋爽正相宜。

饭燥香粳钵,羹匀玉糁匙。

饱餐无一事,翻忆在家时。

多少风尘子,天涯长苦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任城舟中得家报述怀(其一)

闻道家乡水,秋来又杀禾。

正愁生计少,其奈荐饥何。

阿母厨中意,贤兄柱下歌。

天涯一回首,不敢畏风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任城舟中得家报述怀(其二)

自笑逢时懒,兹行亦偶然。

为贫无不可,患得敢争先。

沟壑吾生事,箪瓢可送年。

寥寥故人意,三复赠行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