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归隐者在小郊野的宁静生活,以及对过往经历的深刻反思。首联“髯参归隐小郊坰,乱日曾闻险备经”中,“髯参”可能是指一位须发皆白的隐士,他在动荡的日子里经历了种种艰险,如今选择归隐于宁静之地。颔联“风黑浪高罗刹海,月明天度使臣星”运用了比喻手法,将归隐前的艰难岁月比作风高浪急的罗刹海,而归隐后的宁静生活则如同明亮的月夜,使臣的星辰般璀璨,暗示了从动荡到平静的转变。
颈联“东都先见逢萌得,广武重游阮籍醒”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历史人物逢萌和阮籍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命运的思考与觉醒。逢萌在东都预见并选择了正确的时机隐退,阮籍在广武山重游时也有所醒悟。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智慧的借鉴,也暗示了自己在归隐后对人生有了更深的理解和领悟。
尾联“最是故家春草暗,杜鹃啼杀忍同听”以景结情,春草的茂盛和杜鹃的啼鸣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春草的“暗”字,既描绘了春意盎然的景象,也暗含了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杜鹃啼鸣,常被视为哀伤的象征,此处或许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与对当前生活的珍惜。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过往的回忆,也有对未来的期许,体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