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咏史》由清代诗人王图炳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展现了对历史变迁和人性的深刻洞察。
首句“洙泗无暖席,齐梁无停轨”以洙泗、齐梁比喻古代文化中心,暗示文化传承的不易与艰难。接着“吾道大可为,斯人讵可避”表达了坚守正道的决心,即使面对困难也不退缩的态度。后文“闭户与缨冠,出处须易地”则强调了选择合适的时机和环境的重要性。
“贞元有韩公,读书尚其志”赞扬了贞元时期的韩愈,他以读书立志,追求真理的精神。接下来“唐士太披猖,淫靡沿六季”批评了唐代后期士风的败坏,道德沦丧的现象。而“独自抱遗经,卓哉不朽事!”则赞美那些坚守传统,不随波逐流的人,他们的行为虽小,却意义非凡。
“抵排二氏言,周情兼孔思”指出有人敢于挑战佛教和道教的思想,同时融合周公和孔子的思想精华。“凤跃钧韶鸣,气象庶几似”以凤凰飞翔、音乐和谐来比喻这种思想的高雅与和谐。
“当其未遇时,皇皇出载贽”描述了在未得到认可之前,人们仍坚持自己的信念,带着礼物(象征诚意)出访的情景。“拂骨尚欲烧,鳄鱼尚欲制”则以夸张的手法,表达出对某些顽固势力的反抗决心。
最后,“岂其百炼刚,绕指顿柔脆”比喻经过千锤百炼的钢铁,在柔软的手指下变得脆弱,象征着在强大的压力下,人的意志可能会被削弱。“三上宰相书,谁识艰难意”赞扬了多次上书给宰相,表达艰难心声的行为。“汝曹不自量,嗤点何容易”批评了那些轻视他人努力,轻易否定他人的人。“撼树在蚍蜉,当辙笑螳臂”以昆虫撼树、螳螂挡车的比喻,讽刺了那些力量微小却妄图改变大局的行为。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褒贬,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以及对理想人格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