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四首(其四)

宋玉事楚王,立身本高洁。

巫山赋綵云,郢路歌白雪。

举国莫能和,巴人皆卷舌。

一感登徒言,恩情遂中绝。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翻译

宋玉侍奉楚王,自始至终保持高尚纯洁的品格。
他在巫山写下描绘彩色云霞的诗篇,在郢都道路上吟唱如白雪般清雅的歌曲。
全国上下无人能与他诗歌相和,连巴地的人也都沉默不语。
一次被登徒子的话触动,他的恩爱之情就从此中断了。

注释

宋玉:古代文人名。
事:侍奉。
楚王:战国时期楚国君主。
立身:个人品行。
高洁:高尚纯洁。
巫山:中国著名山脉,有神女峰之说。
赋:创作。
綵云:彩色的云霞,比喻美好的诗篇。
郢路:郢都的道路,代指郢都文化圈。
白雪:比喻清雅的诗歌。
举国:全国上下。
莫:没有。
和:相和,呼应。
巴人:指巴地的居民。
卷舌:沉默不语,形容惊讶或不敢应和。
感:感动。
登徒言:登徒子的言论,可能指轻浮或贬低女性的言论。
恩情:情感,这里指爱情。
中绝:中断,断绝。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作品,名为《感遇四首·其四》。从这短短的几行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高洁的品格和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宋玉事楚王,立身本高洁。" 这两句表明了诗人的理想与追求,他以古代的忠臣宋玉为榜样,立志要在政治上保持清白廉洁的地位。

"巫山赋綵云,郢路歌白雪。" 这两句则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热爱,以及他超凡脱俗的艺术才华。巫山和郢路都是古代著名的地方,诗人在这里通过赋和歌来表达自己与众不同的感受和境界。

"举国莫能和,巴人皆卷舌。" 这两句强调了诗人的独特才能,他的文学成就甚至让整个国家的人们都难以相比,连巴蜀之地的人们也只能惊叹到目不转睛。

"一感登徒言,恩情遂中绝。"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一种悲凉的情绪,一旦有所触动,便能激发出深沉的感情,但这种美好的情感往往因为世事无常而中断。

总体来说,这首诗展现了李白不仅在文学上卓尔不群,更在精神上追求独立和自我实现。他的诗歌如同他的人生,高洁、超脱又充满了对美好的向往。

收录诗词(1046)

李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字:太白
  • 号:青莲居士
  • 生卒年:701年-762年

相关古诗词

携妓登梁王栖霞山孟氏桃园中

碧草已满地,柳与梅争春。

谢公自有东山妓,金屏笑坐如花人。

今日非昨日,明日还复来。

白发对绿酒,强歌心已摧。

君不见梁王池上月,昔照梁王樽酒中。

梁王已去明月在,黄鹂愁醉啼春风。

分明感激眼前事,莫惜醉卧桃园东。

形式: 古风

新林浦阻风寄友人

潮水定可信,天风难与期。

清晨西北转,薄暮东南吹。

以此难挂席,佳期益相思。

海月破圆影,菰蒋生绿池。

昨日北湖梅,开花已满枝。

今朝东门柳,夹道垂青丝。

岁物忽如此,我来定几时。

纷纷江上雪,草草客中悲。

明发新林浦,空吟谢朓诗。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暖酒

热暖将来镔铁文,暂时不动聚白云。

拨却白云见青天,掇头里许便成仙。

形式: 古风

楚江黄龙矶南宴杨执戟治楼

五月入五洲,碧山对青楼。

故人杨执戟,春赏楚江流。

一见醉漂月,三杯歌棹讴。

桂枝攀不尽,他日更相求。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