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地炉火煖日烘窗,一夜花须半吐黄。
鼻观圆通熏百和,博山三夕罢烧香。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家居的画面。"地炉火煖日烘窗"写出了室内地炉燃烧,温暖如春,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烘烤着整个空间,营造出一种宁静舒适的氛围。"一夜花须半吐黄"则暗示了季节可能是冬季,因为梅花在夜间开放,花瓣呈现出黄色,象征着冬日里的一抹生机。
"鼻观圆通熏百和"进一步描绘了香气四溢的场景,"鼻观圆通"形容香气弥漫,直达人的嗅觉,"熏百和"则指香气混合了多种香料,芬芳宜人。"博山三夕罢烧香"中的"博山"是古代的一种香炉,"三夕"意味着连续几晚,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香气的享受,以及对静谧夜晚的留恋。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宋代文人雅士在冬日闲暇时光中品香赏梅的生活情趣,透露出一种淡泊宁静的意境。
不详
汉族。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南坡玉雪万花团,旧约东风载酒看。
冷落铜瓶一枝亚,今年天女亦酸寒。
家住丹枫白苇林,横枝一笑万黄金。
玉溪园里逢千树,还尽春风未足心。
湿云垂野淡疏林,十日山行九日阴。
梅子弄黄应要雨,不知客路已泥深。
二十年前鬓未斑,下滩归路落潮乾。
如今衰雪三千丈,却趁潮平再上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