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二首(其一)

暝色上高楼,砧声处处秋。

月从今夜满,人在异乡愁。

乌鹊栖难定,星河影欲流。

邻家莫吹笛,归思不能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陈汝言的《秋兴二首(其一)》描绘了一幅秋夜思乡的画面。首句“暝色上高楼”,以傍晚昏暗的色彩渲染出登高远望的孤独氛围。接着,“砧声处处秋”通过远处传来的捣衣声,暗示了季节更替和游子对家乡的思念。

“月从今夜满”,诗人借满月象征团圆,却反衬出自己身处异乡的孤寂。“人在异乡愁”直接抒发了深深的离愁别绪。接下来,“乌鹊栖难定”运用了曹操《短歌行》中的典故,表达漂泊不定的心境,暗示了内心的不安。

“星河影欲流”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和诗人内心的波澜,星河倒映在水面,仿佛流动的思绪。最后两句“邻家莫吹笛,归思不能休”,以邻家的笛声勾起无尽的乡愁,表达了诗人无法抑制的思乡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秋夜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浓厚的思乡之情,具有鲜明的秋日情感特色。

收录诗词(52)

陈汝言(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末明初画家、诗人。后随其父移居吴中(今江苏苏州)。能诗,擅山水,兼工人物。与兄陈汝秩(字惟寅)齐名,时人呼为大髯小髯。画山水远师董源、巨然,近宗赵孟頫、王蒙,行笔清润,构图严谨,意境幽深。与王蒙契厚,传说王蒙在泰安时,曾面泰山作画,随兴所至,不时加笔,一幅图画了三年。正巧来访,时遇大雪,他便用小弓挟粉笔弹在画上,将图改作雪景。王蒙叫绝,以为神奇,遂改题为《岱宗密雪图》

  • 字:惟允
  • 号:秋水
  • 籍贯:临江清江(今江西樟树市)

相关古诗词

秋兴二首(其二)

渺渺空江上,孤城起暮烟。

艰难逢此日,烽火又经年。

兴逐秋风起,愁随夜月悬。

故乡千里隔,回首正凄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奉陪遂昌郑明德锡山倪元镇宴潘仲昭左丞园亭分得雾字韵

林园春雨余,竹色浮绿雾。

美酒生微波,残梅杂芳树。

尘暄隔清池,玄赏惬幽趣。

偶同文翰游,及此良时遇。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寄倪云林

高人只在南湖住,未踏扁舟往见之。

诗到每惊陶谢句,别来空负范张期。

花明晓日啼黄鸟,谷暖春风长紫芝。

此日幽居想无事,水光山色满帘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题灵岩寺

灵岩之山山木稠,山僧结庵居上头。

苍松风里作龙吼,白云窗前如水流。

凭阑始悲人世迫,举目更感江山秋。

千年霸业俱陈迹,落日寒烟生客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