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杨生

余闻江东之山出新安,千峰万岭龙屈蟠。

黄山崔嵬九华对,雄雌时作风雨会。

中藏龙尾气清淑,山骨崚嶒石如玉。

六丁呵护云气漫,不知何年凿深谷。

南唐绿砚肤起鳞,手摩润泽疑新浴。

罗纹刷丝名渐殊,谷深水浅真难复。

旧石既无新石出,贵介视之轻瓦砾。

杨生磨琢独非常,手持一二来豫章。

百金酬价犹自惜,故家云有千岁藏。

或闻山崩泉脉涌,翻□当时遗石动。

至今散落樵牧家,敲火磨刀随日用。

冲烟踏雨忽惊逢,席裹毡包不辞重。

我嗟拙书好蓄收,松烟秃兔非其俦。

呜呼人生抱才坎壈勿轻许,时来相遭亦如此。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贡奎的《赠杨生》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江南山水之美,尤其是对黄山与九华山的描写,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神秘。诗中不仅赞美了自然界的鬼斧神工,还通过描述杨生对奇石的珍视与收藏,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联系和对美的追求。

“余闻江东之山出新安,千峰万岭龙屈蟠。” 开篇即以磅礴之势描绘了江南山脉的壮丽景象,仿佛群龙盘踞于山间,充满了生机与力量。

“黄山崔嵬九华对,雄雌时作风雨会。” 这两句进一步点明了黄山与九华山的相对位置,以及它们在风云变幻中的独特关系,暗示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动态平衡。

“中藏龙尾气清淑,山骨崚嶒石如玉。” 描述了山中隐藏的龙尾之气,以及山石的质地之美,体现了自然界的纯净与高洁。

“六丁呵护云气漫,不知何年凿深谷。” 通过神话般的叙述,赋予了自然景观以守护者,强调了自然界的神圣与不可侵犯。

“南唐绿砚肤起鳞,手摩润泽疑新浴。” 将山石比作南唐时期的绿砚,细腻地描绘了其表面的光泽与质感,仿佛刚刚沐浴过一般,充满了生命力。

“或闻山崩泉脉涌,翻□当时遗石动。” 这里通过想象山崩时的情景,展现了自然力量的震撼,同时也暗示了历史的变迁与自然遗迹的珍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美的追求与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通过杨生对奇石的珍视,也传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传承的主题。

收录诗词(155)

贡奎(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商侯画山水图

秦巩诸山天下美,相君爱山心独喜。

商侯落笔图画里,盘回咫尺藏千里。

远山天际抹修眉,近山淡黛连云起。

下有百尺清溪水,石阑木盾悬崖底,时见行人去如蚁。

危桥吹断横沙尾,村落林园接遐迩。

云中世家重释流,东刈凌虚构华侈。

挝钟击鼓两岩间,西刈辉煌贺兰氏。

商周遗俗亦在耳,岂无当时隐君子。

我欲追游茧双趾,却爱孤舟岸旁舣。

商侯商侯巧能拟,安得从之慰我思,呼酒尽扫溪藤纸。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济州

兖泗支流鲁山麓,会济分河向南北。

扁舟高枕卧看山,青入齐云雨新沐。

六年归老敬亭閒,忘却尘埃道路间。

松声入梦山岩里,惊散风帆去千里。

形式: 古风

题赵虚一山水图

我爱青山欲归去,偶见生绡喜还住。

层峦叠嶂远冥濛,旭日东生光采注。

帘阴微闪数枝丹,疑是岩前半开树。

晴岚晓翠千万重,一览底须携杖屦。

郭生十年不相见,笔意从容入天趣。

青田道人如瘦鹤,能跨生驹穷海岳。

何如挂此素壁间,终日焚香相对閒。

政尔胸中有丘壑,乌帽黄尘漫飘泊。

向来山中我醉眠,白云孤飞兴悠然。

清幽到处画不出,自遣数语人间传。

形式: 古风

送郭教授归镇江

长江日夜东南来,千岩万壑云屏开。

楼船挟橹行若飞,白昼击鼓轰晴雷。

屹然中流浮两峰,飓风撞澜势欲回。

珠宫贝阙掩灵怪,滉漾百尺琼瑶堆。

扶桑之西接巨岛,日月出没荒城隈。

英雄遗迹尚可识,人物往往钟奇才。

嵯峨黄鹤起烟雾,杜鹃花落苍莓苔。

当时我马曾驻息,浩歌散策为徘徊。

霜髯古色犹在眼,恍若薄梦堕飞埃。

六年买屋住京洛,凤毛忽来光璨璀。

论交问旧喜复叹,诗酒邂逅常开怀。

如何掉头不肯住,笑张短席悬归桅。

故山早晚我亦往,莫遣猿鹤相惊猜。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