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羽卫森严锦绣成,夜寒璧月有馀清。
皇坛奠玉横参近,柴燎升烟宿雾晴。
晏粲九天风露迥,雍容群辟佩环声。
执绥更喜多仪肃,盛事应传伯仲荣。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皇家祭祀大礼的庄严场景。首句“羽卫森严锦绣成”,生动展现了护卫队伍的整齐与华丽,如同锦绣般壮观。接着,“夜寒璧月有馀清”则描绘了夜晚寒凉中,皓月高悬,月光如水,余晖犹存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庄重的氛围。
“皇坛奠玉横参近,柴燎升烟宿雾晴”两句,进一步描述了祭祀仪式的神圣与隆重。皇坛之上,玉器摆放有序,仿佛与星辰相接;祭品的烟雾在晴朗的天空中缓缓上升,与周围的雾气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仪式的神秘感。
“晏粲九天风露迥,雍容群辟佩环声”则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天空的广阔与清冷,以及参与仪式人员的雍容华贵,他们的佩环声在空旷的环境中回荡,显得格外庄重。
最后,“执绥更喜多仪肃,盛事应传伯仲荣”表达了对这次仪式的喜悦与敬意,认为它不仅体现了礼仪的严谨,也应当被后人铭记,成为家族荣耀的象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祭祀大礼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宋代皇家仪式的宏大与庄严,同时也传达了对这一传统活动的尊重与赞美。
不详
宋徽宗,神宗11子,哲宗弟,是宋朝第八位皇帝。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死时无子,向皇后于同月立他为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建中靖国”。宋徽宗在位25年(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永佑陵(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南35里处)。他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书”
国破山河在,人非殿宇空。
中兴何日是,搔首赋车攻。
国破山河在,宫庭荆棘春。
衣冠今左衽,忍作北朝臣。
投袂汧城北,西风又是秋。
中原心耿耿,南泪思悠悠。
尝胆思贤佐,颙情忆旧游。
故宫禾黍遍,行役闵宗周。
杳杳神京路八千,宗祊隔越几经年。
衰残病渴那能久,茹苦穷荒敢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