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吴少溪宫录七十(其三十五)阿城舟中送别张洪阳宫保南旋

一笑相看共白头,君今亦遂碧山游。

忧时早辟留侯谷,蹈海初浮越相舟。

千里人随江浦月,十年书隔蓟门秋。

灯前斗酒休辞醉,别后关河雁亦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慎行所作的《寄吴少溪宫录七十(其三十五)阿城舟中送别张洪阳宫保南旋》中的第三十五首。诗中描绘了诗人于慎行在阿城舟中送别友人张洪阳宫保南归的情景。

首句“一笑相看共白头”,以轻松幽默的笔触描绘了两人相视而笑,共同面对未来的白头偕老,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接着,“君今亦遂碧山游”一句,表达了友人即将前往碧山旅行的心愿得以实现,暗含对友人旅途平安的祝愿。

“忧时早辟留侯谷,蹈海初浮越相舟”两句,运用典故,借历史人物留侯张良和越相范蠡的典故,表达了对友人在乱世中避世隐居或远航的担忧与理解,同时也寄托了对友人智慧与勇气的赞许。

“千里人随江浦月,十年书隔蓟门秋”描绘了友人离别后,千里之外的友人只能在江边的月光下思念,而自己则在蓟门的秋色中等待友人的消息,体现了离别后的孤独与思念之情。

最后,“灯前斗酒休辞醉,别后关河雁亦愁”两句,以灯前饮酒、别后雁愁的形象,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哀愁与不舍。即使在欢聚之时,也难以掩饰内心的伤感;而别后,连飞过的鸿雁都似乎为离别而愁苦,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以及对离别的无奈与哀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典故运用,展现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感慨,语言流畅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收录诗词(1364)

于慎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字:可远
  • 籍贯:明山东东阿
  • 生卒年:1545—1607

相关古诗词

寄吴少溪宫录七十(其三十六)秋日邀张令君侯都护野集溪亭用韵奉和

小筑渔矶构野亭,心期久已托山灵。

何缘斗畔郎官宿,忽傍江头处士星。

对酒峰霞侵晚树,垂竿溪雨散秋萍。

烟波自识逃名理,不向人间问醉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寄吴少溪宫录七十(其三十七)张令君汎舟南溪用韵奉和

一曲清流镜远空,兰桡初试藕花红。

鸥凫影乱千峰雨,芦荻声残两岸风。

啸咏何人兼吏隐,江湖此地属渔翁。

儿童亦识高阳醉,拍手铜鞮唱转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寄吴少溪宫录七十(其三十八)冯宗伯书来知以陨珠之感遂辍西游因寄诗见问用韵慰谢二首

契阔多年想盍簪,花前惆怅发邮签。

海门又缓青丝鞚,岳观终虚白玉函。

为惜明珠曾照夜,可知春草更宜男。

时艰正复资匡辅,共指星华在斗南。

形式: 七言律诗

寄吴少溪宫录七十(其三十九)

十年心事未曾违,黄石春深长蕨薇。

漫忆封章传画省,虚惭经术侍彤闱。

山中姓字无荣辱,天上风云有是非。

为谢故人多记念,白头已老薜萝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