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贱辰承啸苏惠词,赋谢

旧事如尘复似烟,何须重话海为田。

久荒蓬矢桑弧志,远愧阳春白雪篇。

生有限,乐无边,相期同度太平年。

耽吟绮丽花间句,合暑消摇地上仙。

形式:

鉴赏

这首诗《鹧鸪天》由刘永济在清末近现代初时期所作,以“贱辰承啸苏惠词,赋谢”为题,表达了诗人对苏轼作品的敬仰与自我反思。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有限、快乐无限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和谐社会生活的向往。

首句“旧事如尘复似烟”,以“尘”和“烟”比喻过去的往事,形象地描绘出往事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淡漠,如同尘埃和烟雾般难以捕捉。这反映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回忆与感慨,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记忆的模糊。

“何须重话海为田”,借用典故,表达了对过去不必要的重复和沉溺于往事的反思。这里“海为田”出自《庄子·外物》,原意是说大海可以变为农田,比喻改变现状,此处则暗示不必过于留恋过去,应该向前看,寻求新的发展。

“久荒蓬矢桑弧志,远愧阳春白雪篇”,前一句“久荒蓬矢桑弧志”借用了古代射箭的工具“蓬矢桑弧”来象征少年时期的志向和梦想,后一句“远愧阳春白雪篇”则是对自身文学成就的谦逊自评,表示自己的作品无法与高雅的文学作品相比,流露出一种对艺术追求的执着与自省。

“生有限,乐无边”,这两句直抒胸臆,强调生命虽然有限,但快乐却是无穷无尽的。这是对生命价值的深刻领悟,也是对积极生活态度的倡导。

“相期同度太平年”,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和平盛世的期待,希望与他人共同度过一个充满安宁与幸福的时代。

“耽吟绮丽花间句,合暑消摇地上仙”,最后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仅沉迷于诗歌的创作与欣赏,更渴望在炎炎夏日中,如同仙人一般悠然自得,享受生活的乐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艺术和社会理想的思考与追求,体现了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202)

刘永济(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沁园春.丁酉七十岁.戏效苏辛隐括体,隐括楚辞招魂篇,用招台湾游魂。为和平解放台湾作

魂兮归来,招具该备,胡为不归?

底去君恒干,旋入雷室,舍君乐处,投彼雄虺。

纵目长身,封狐大蝮,日夜悬人戏以娱。

君何乐,尚彷徉旷野,徒自遗菑。

须知砥室琼篱,有兰膏明烛耀罗帏。

更瑶浆蜜勺,甘辛味合,吴歈郑舞,二八容齐。

江水湛湛,丹枫岁岁,千里江南应暗悲。

君何往,趁修门未钥,归去来兮。

形式:

水龙吟.戊戌七十一岁.参加长江大桥落成通车典礼后,赋此志喜

遥空幻出虹霓,共惊万手争天巧。

飞梁稳驾,飙轮平辗,祥烟缥缈。

上下晴雷,东西骇浪,声和欢笑。

问词人墨客,吟江赋海,这奇景,可曾道?

最是中苏友好,两同心,铸兹瑰宝。

方金更贵,比玉尤坚,人间应少。

丽矣弘观,伟哉吾党,从容领导。

喜倾城出看,千秋盛典,庆成功早。

形式:

浣溪沙

小幅烟峦引梦长,当时客座有辉光,转头五十九年强。

燕寝清香犹宛若,鲤庭韶景久苍凉,孤儿今已满头霜。

形式:

减字木兰花.己亥七十二岁.建国十周年国庆恭献俚词二首(其一)

欢欣鼓舞,喜事从头难细数。

十载陶甄,已奠宏基万亿年。

一人有庆,福履如川绥兆性。

高举红旗,皈向人民大导师。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