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苏平仲编修北山记游韵二十四首(其十四)

枕流亭子碧山围,石涧桥危过客稀。

流水落花春自老,湿云栖树晚犹飞。

山人和露收松子,木客临池制芰衣。

欲向丹崖同采药,黄精雨后渐应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深的山林画卷。首联“枕流亭子碧山围,石涧桥危过客稀”以“枕流亭子”为起点,描绘了亭子周围被碧绿的山峦环绕的景象,石涧上的危桥上行人稀少,营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氛围。颔联“流水落花春自老,湿云栖树晚犹飞”进一步渲染了季节的更迭与自然的循环,流水潺潺,落花飘零,春天似乎在自然的律动中悄然老去;而湿云依附于树梢,直至傍晚依然飞翔,展现出自然界生命力的顽强与和谐。

颈联“山人和露收松子,木客临池制芰衣”则将视角转向了山林中的隐士与动物,山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收集松子,而木客(可能指某种林间生物)则在池边制作芰衣(菱衣),展现了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以及生活的恬淡与自在。尾联“欲向丹崖同采药,黄精雨后渐应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热爱与向往,想要与山林中的药材一同生长,期待雨后的黄精更加丰美,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与对生命力量的赞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生动的人物活动,展现了明末文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赞美,同时也蕴含着对隐逸生活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收录诗词(383)

童冀(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苏平仲编修北山记游韵二十四首(其十五)

浣花溪上筑茅堂,好客过从只漫郎。

白露飞来汀草碧,鳜鱼初上柳花香。

放舟日日钓春雨,按剑时时惜夜光。

好罢丝纶閒袖手,世间陆海事茫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次苏平仲编修北山记游韵二十四首(其十六)

嘉遁幽人在涧阿,饭牛中夜独商歌。

光风霁月时时有,野水閒云处处多。

屋外好山浑似画,门前芳草渐成窝。

人生得意须行乐,百岁光阴能几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次苏平仲编修北山记游韵二十四首(其十七)

小池春水涨微澜,把酒临风且尽欢。

三月韶光付流水,百年心事几凭阑。

劳生已信儒冠误,阅世方知蜀道难。

得失由来会天定,雨云翻覆谩多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次苏平仲编修北山记游韵二十四首(其十八)

故人天上辍朝班,日向云林载酒还。

阊阖九重天帝所,蓬莱方丈道家山。

一年春色二分过,百岁浮生几日閒。

颇怪沧洲陈逸士,抗尘时复到人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