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

潼关将军才且武,五千士卒健于虎。

朝廷养汝为阿谁,盗贼公行如不睹。

昨日官车将到关,西风放颠尘满天。

钱囊衣箧系车后,歘来掣去同鹰鹯。

南望京师五千里,僮仆所资馀有几。

离家渐远亲故稀,向我长号泪如雨。

嗟嗟僮仆汝莫愁,圣人在上治九州。

会看海内皆富足,关不须防无盗偷。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潼关》由明代文学家方孝孺创作,通过描述一位在潼关的将军及其随从的遭遇,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人民生活的艰辛。诗中以潼关将军和其五千士卒的勇猛形象开篇,暗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接着转折至对朝廷政策的质疑,揭示出盗贼横行而朝廷似乎视而不见的社会现实。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官车抵达潼关时的情景,通过“西风放颠尘满天”、“钱囊衣箧系车后”等细节,展现了官府官员们贪婪与腐败的一面,他们将随身携带的财物置于车后,任由风吹日晒,如同鹰鹯般掠夺。这种场景与前文将军的英勇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社会不公与贫富差距。

最后,诗人以“离家渐远亲故稀”表达了随从们的孤独与无助,以及对未来的担忧。然而,诗人并未就此沉沦,而是以“圣人在上治九州”的乐观态度,寄希望于统治者能够治理好国家,实现天下大同的理想,让百姓都能过上富足的生活,不再需要担心盗贼与战争带来的威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不仅反映了明代社会的某些问题,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人性光辉的呼唤。

收录诗词(408)

方孝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希古,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 字:希直
  • 号:逊志
  • 籍贯:宁海
  • 生卒年:1357—1402年7月25日

相关古诗词

淮阴

淮阴城头落日黄,淮阴城下秋草荒。

古城西绕淮水长,犹如背冰阵堂堂。

当时大将功无双,㒹嬴蹴项勇莫当。

丈夫何乃为假王,至今遗恨令人伤。

漂母一饭千金偿,解衣推食那敢忘。

相君之背贵莫量,蒯生此语无忠良。

慎弗出口遭吾撞,歌风帝子归故乡。

思得勇士守四方,胡为鸟尽良弓藏。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题严子陵

敬贤当远色,治国须齐家。

如何废郭后,宠此阴丽华。

糟糠之妻尚如此,贫贱之交奚足倚。

羊裘老子早见机,独向桐江钓烟水。

形式: 古风

赤璧

东夏口,西武昌,赤璧峭绝当中央。

奸雄将军气盖世,败卒零落惭周郎。

得鲈鱼,沽美酒。

孰若黄州苏子瞻,谪向江湖动星斗。

噫吁戏,曹公气势,苏子文章。人物销铄,尘迹荒凉。

惟有江水,千古万古空流长。

形式: 古风

吊李白

君不见唐朝李白特达士其人君不见唐朝李白特达士,其人虽亡神不死。

声名流落天地间,千载高风有谁似。

我今诵诗篇,乱发飘萧寒。

若非胸中湖海阔,定有九曲蛟龙蟠。

却忆金銮殿上见天子,玉山巳颓扶不起。

脱靴力士秪羞颜,捧砚杨妃劳玉指。

当时豪侠应一人,岂爱富贵留其身。

归来长安弄明月,从此不复朝金阙。

酒家有酒频典衣,日日醉倒身忘归。

诗成不?鬼神泣,笔下自有烟云飞。

丈夫襟怀真磊落,将口谈天日月薄。

泰山高兮高可夷,沧海深兮深可涸。

惟有李白天才夺造化,世人孰得窥其作。

我言李白古无双,至今采石生辉光。

嗟哉石崇空豪富,终当埋没声不扬。

黄金白璧不足贵,但愿男儿有笔如长杠。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