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迁莺

暮云千里。正小雨乍晴,霜风初起。

芦荻江边,月昏人静,独自小船儿里。

消魂几声新雁,合造愁人天气。

怎奈何,少年时光景,一成抛弃。

回首空肠断,尺素未传,应是无双鲤。

闷酒孤斟,半醺还醒,乾净不如不醉。

有得恁多烦恼,直是没些如意。

受尽也,待今回厮见,从头说似。

形式: 词牌: 喜迁莺

翻译

暮色中的云层绵延千里,刚刚雨过天晴,又起了寒风。
在江边的芦苇丛中,月色朦胧,四周寂静,我独自坐在小船上。
几声新雁哀鸣,更增添了凄凉的氛围,仿佛专为愁苦的人制造。
无奈青春年华已逝,美好时光被轻易抛掷。
回望过去,心中悲痛,书信未达,想必没有传递到对方手中。
独自饮酒,半醉半醒之间,清醒反而更痛苦,不如不醉。
满心忧虑,却一事无成,连一点点称心如意的事都没有。
受够了这一切,期待下次相见,把所有事情从头说起。

注释

暮云:傍晚的云层。
乍晴:突然放晴。
霜风:寒冷的风。
芦荻:芦苇和荻花。
月昏:月光昏暗。
小船儿:小舟。
新雁:刚来的雁群。
愁人:令人忧郁的。
怎奈何:无可奈何。
抛弃:放弃。
空肠:空虚的心肠。
尺素:书信。
无双鲤:比喻书信如鱼跃龙门,难以送达。
闷酒:独自饮酒。
孤斟:独自酌饮。
乾净:干脆。
烦恼:忧虑。
如意:称心如意的事。
厮见:相见。
从头说似:从头讲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淡的忧愁和无尽的怀旧之情。开篇“暮云千里”与“小雨乍晴,霜风初起”,营造出一种秋末冬初的萧瑟气氛,天空中的云彩渺远,微雨过后带来一丝凉意,而初生的霜风更增添了一份寒冷。

接着,“芦荻江边,月昏人静”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又有点萧索的夜晚景象。芦苇丛生之地,常伴随着水边的寂寞与秋冬季节的凄清。而“独自小船儿里”,则是诗人孤独的心境写照,他仿佛在这个宁静的夜晚,独自驾着小舟,在江上飘泊。

“消魂几声新雁”中的“新雁”指的是秋末冬初时节的野鸭,这些鸭子的叫声似乎能引起诗人心灵深处的共鸣,增加了他内心的忧郁。紧接着,“合造愁人天气”则表明这份忧郁不仅来自个人,也与周遭环境相互作用,共同构建了一种哀愁。

诗中最为深刻的情感表达出现在“怎奈何,少年时光景,一成抛弃。回首空肠断,尺素未传,应是无双鲤。”这里,诗人表达了对逝去青春的无奈和怀念。他意识到那些美好的记忆如同无法复返的一去不返的时光,而自己也没有留下任何痕迹,这种感觉让他感到心肠断裂。

最后,“闷酒孤斟,半醺还醒,乾净不如不醉。有得恁多烦恼,直是没些如意。”诗人通过饮酒来暂时忘却忧愁,但这种方法并没有带来完全的解脱,因为即便是在酒精的影响下,他依然清醒地感受到内心的烦躁和不满。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一个对过往时光充满无限怀念,同时也对当前生活感到不满和迷茫的内心世界。

收录诗词(50)

沈端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喜迁莺

冰池轻皱。喜寒律乍回,微阳初透。

岁晚云黄,日晴烟暖,昼刻暗添宫漏。

山色岸容都变,春意欲传官柳。

最好处,正酥融粉薄,一枝梅瘦。

行乐,春渐近,景胜欢长,幼眇丝簧奏。

鸣玉鹓行,退朝花院,犹有御香沾袖。

试问西邻虽富,何似东皋依旧。

趁未老,便优游林壑,围棋把酒。

形式: 词牌: 喜迁莺

朝中措

天遥野阔雁书空。山远暮云中。

目断江南烟雨,□□敧枕春风。

功名富贵,何须计较,烟际疏钟。

解道浅妆浓抹,从来惟有坡翁。

形式: 词牌: 朝中措

感皇恩

和气霭微宵,黄云飘转。东阁观梅负诗眼。

满斟绿酒,唱个曲儿亲劝。愿从今日去,长相见。

宝幄欢浓,玉炉香软。彼此宜冬镇长健。

绣床儿畔,渐渐日迟风暖。告他事事底,饶一线。

形式: 词牌: 感皇恩

满庭芳

雾薄阴轻,林深烟暖,海棠特地开迟。

光风绝艳,独自殿芳时。

须信东君注意,花神会、别有看持。

群英外,嫣然一笑,富贵出天姿。

日长,春睡足,粉香扑扑,酒晕微微。

明皇当日,称许最相宜。

妃子扶来半醉,宫妆淡、不扫蛾眉,偏怜处,流莺惊绕,金弹拂丛飞。

形式: 词牌: 满庭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