仆以绍熙壬子中夏二十有五日始跻风篁探龙井遂至广福谒三贤像阅旧碑追观一代风流为赋此诗适月林依公留设茗供因书以遗之他日能为我揭诗板于壁间使示来者亦山中之一助也

奇石烂横道,兹山信多姿。

江湖酾两股,一泓乃孤危。

相传龙所家,或恐神护持。

腥风转霮䨴,阴崖立淋漓。

惜无纬萧勇,探此抱宝痴。

山僧作屋意,惨澹生幽思。

胡为金缪影,颠倒眩俗儿。

坐来百念失,苍官导前驰。

招提果深登,屐痕恍前期。

咄哉少肉山,著此高颧师。

端能致遨游,绝唱相娱嬉。

过溪亦何事,相送了不疑。

渠能缚禅律,因来数须眉。

我爱秦郎记,字压头陀碑。

月林只夜夜,人物自一时。

贤愚尽蚁封,来者吾得知。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翻译

奇特的石头散落在路边,这座山确实姿态万千。
江河的水从两边分流,汇成一汪深潭显得孤独而危险。
传说这是龙的居所,或许有神灵守护。
腥风夹杂着雾气,阴冷的崖壁上水滴不断。
可惜没有像纬萧那样勇敢的人,去探索这藏宝之地。
山中的僧人建造房屋,营造出凄凉而幽深的氛围。
为何金光闪烁,让世俗之人眼花缭乱。
静坐时,百般思绪消失,只听苍老的官吏引导前行。
如果能深入山中,就能看到僧鞋留下的痕迹,仿佛预示着未来。
呵,这座贫瘠的山,却有高颧骨的法师居住。
他们能带来游历的乐趣,高声吟唱以欢愉彼此。
过溪又有什么意义?只是相互陪伴,无需怀疑。
他们遵守禅律,因此常来拜访,谈论须眉之事。
我欣赏秦郎的故事,他的事迹刻在头陀碑上。
月光下的树林每晚都相同,但人事却在变迁。
无论贤能还是愚钝,都被尘封在这世间,未来的来者,我期待了解。

注释

奇石:奇特的石头。
兹山:这座山。
江湖:江河。
一泓:一汪深潭。
龙所家:龙的居所。
腥风:带有腥味的风。
惨澹:凄凉。
金缪影:金光闪烁。
颠倒:眼花缭乱。
秦郎:古代人物名。
头陀碑:记载事迹的碑文。
蚁封:比喻被尘土掩盖。
来者:未来的人。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一幅奇特而富有神秘色彩的山景图。诗人周端臣在绍熙年间探访风篁、龙井和广福寺,被山中的奇石、清澈的溪流、传说中的龙居所以及山僧的幽居所吸引。他感叹自然之美,同时也对山僧的禅定生活表示敬佩,认为其能超脱世俗,追求精神上的自由。

诗中提到的"龙井"和"三贤像"可能是指当地的历史遗迹或文化象征,诗人通过这些元素追忆历史,感慨一代风流人物已逝,但他们的精神犹在。"月林"和"头陀碑"则增添了诗意的意境,月光下的树林与碑文上的字迹,都成为诗人寄托情感和思考的对象。

诗人最后希望他的诗作能被后人铭记,作为了解过去和启发未来的一份记录,这体现了他对文学传承的重视。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和人文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收录诗词(107)

周端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词人。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寓临安。宋周密《武林旧事》云其曾经“御前应制”。后出仕,未十年而卒(释斯植《采芝集·挽周彦良》“白首功成未年”)。其词作今存九首,内容多为伤春、怨别,其中有四首“西湖”词。亦能诗,《诗家鼎脔》及《宋诗纪事》收其诗九首。有《葵窗词稿》,已佚。《江湖后集》卷三辑有其诗一卷。诗,以影印文渊阁《四车全书·江湖后集》为底本,与新辑集外诗合编为一卷

  • 字:彦良
  • 号:葵窗
  • 籍贯:建业(今南京)

相关古诗词

以入定大士太乙真人像送莞晦叔

真人与大士,兰菊而异芳。

坐卧得定力,铜眼铁脊梁。

是中有佳趣,山海俱茫茫。

或时现神妙,尘迹生怪光。

云何得此本,有僧吴下狂。

饮酒不计斗,褚无一丝藏。

兴来高闭门,落笔如追亡。

走送臞庵室,洗心一炉香。

盘陀旃林阔,枕藉玉井凉。

蒙头帔衲古,遮眼经论长。

不知几陵谷,睡稳坐不僵。

君家定吉梦,二士相迎将。

辟除寒具油,静展垂中堂。

会当同一龛,寒泉荐空觞。

夜窗摇茶烟,驼褐依绳床。

杨枝洒寥阒,藜杖辉森芒。

与君六根静,读书到虞唐。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六月内喜雨诗

炎天亦靳雨,特地费雷将。

隐隐来何久,飞飞势稍飏。

初从沾块润,忽作建瓴忙。

稚子抛书出,臞禅解缚狂。

苗滋应秀颖,风过忽温凉。

蛛网掀三面,虫书漫数行。

衾箱开岁事,恩泽到诗章。

怨暑移今昨,烦痾觉在亡。

青莲开绀宇,白苧舞彫墙。

只影还晡暮,惊心重渺茫。

思惟大火聚,回向六时香。

脱略时流辈,周旋古佛场。

身才丈六足,舌乃大千长。

此理凭谁诘,何方更举扬。

鼠愁灯崛峍,鸦睨铁琅珰。

生理何聊赖,斯文重激昂。

盛时追少壮,故步失寻常。

政尔蓬心薆,依然贝叶光。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月华道中

善财平明白下床,供君一钵曹溪香。

山中老卢致无恙,为我一洗醒而狂。

问君江行何所见,邂逅今朝识山面。

群峰亦自不相知,洼者欲逃危欲献。

洼逃危献知奈何,小草远志元同科。

时来随喜出云雨,不来抱蔼休岩阿。

老人于山消底物,毕愿托身仍托骨。

接颐孤撑看未已,万马崩腾过倏忽。

贵人祗听宫门镮,何曾一叶吼冰滩。

转头便下贞阳峡,岭猿举臂招入还。

归来海上亦不恶,把酒持螯誇至乐。

明朝远碧望林峦,依旧朱栏照城郭。

形式: 古风

代人寿度支郎中李嘉言

李下老人龙作俦,谈经阅世无春秋。

一朝函谷占紫气,万里西极行青牛。

青莲居士亦其裔,太白沦精来谒帝。

江东狂客漏神机,一号谪仙人得制。

天人惊世时一班,文采风流有远孙。

百篇斗酒真细事,郡有德政朝功言。

晋陵坐啸列城祖,一札细书风九土。

为郎不用汉山钱,度支事繁通会府。

向来供亿宽艰虞,祗今笏画通材须。

裕农足国端有道,判花视草皆夷途。

金鱼玉带公所有,太夫人高松柏寿。

綵衣板舆堪作图,赑屃阆州陈母后。

人间盛事省见稀,王母一笑攘桃儿。

花明柳暗白日静,莺穿燕飏青春迟。

请君酌此西湖水,万岁千秋佐天子。

清明寒食数日间,谨勿抛掷为佳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