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高士春山长薜萝,又披疏雨唱骊歌。
龙文宝气来茅屋,马首风沙指大河。
别绪桃花潭尚浅,怀人《杕杜》赋偏多。
相逢为说君诗好,不数中原旧李何。
这首清代王维坤的诗描绘了一幅高士隐逸的画面。首句“高士春山长薜萝”,以春山和蔓延的薜荔寄寓高士的超然与淡泊,暗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次句“又披疏雨唱骊歌”,通过“疏雨”和“骊歌”营造出离别的氛围,暗示友人凌玉的离去。
第三句“龙文宝气来茅屋”,运用象征手法,将友人的才华比作龙文宝气,即使在简陋的茅屋里也能显现其非凡气质。第四句“马首风沙指大河”,则描绘了友人即将启程,面对风沙和远方大河的壮志豪情。
第五句“别绪桃花潭尚浅”,借桃花潭的深意表达诗人对友情的深厚,以及离别时的依依不舍。最后一句“怀人杕杜赋偏多”,引用《杕杜》这一典故,表达了对友人沈绎堂的深深怀念,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诗歌创作的热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赞美和离别的感伤,也有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文学创作的执着,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深厚的文学功底。
不详
冻合遥天暮雪飞,寒肩孤耸拥鹑衣。
臣饥欲死当安命,寇乱如麻敢曰归。
兄弟鹡鸰贫共急,儿孙牛马老相依。
北风吹背萧萧冷,谁寄梅花到竹扉。
荒园草木深,时复值长夏。
绿影遍方塘,清阴蔽茅舍。
白日向西颓,返照穿桑柘。
庭花处处开,高低自相亚。
翠叶与丹荣,明霞互映射。
中有学佛人,身心久休暇。
手把寒山诗,欢颜坐及夜。
既夜若为眠,狂歌莫能罢。
奇哉宝月轮,光明上柳罅。
少壮农忙老者闲,了知万事不相关。
揖人坐语路旁树,窥我行吟墙外山。
薄暮日沉云两角,诘朝风动月重环。
绳床纵有浮生梦,不过田园水竹间。
故国云山外,音书何日来。
烟深溟海暗,风雨夜猿哀。
人向百蛮老,鸿应五岭回。
自怜愁泪眼,懒上望乡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