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长沙

盘盂周秦遗,宝之万镒重。

儒术法三代,迂阔乃无用。

盛世不复古,何贵麟与凤?

旧宅湘水头,聊过一帆送。

太傅安在哉,城郭人民众。

嗟我非其才,归园学抱瓮。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过长沙》是清代诗人李宪噩所作,通过对比古代与现代,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怀念以及个人对于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首句“盘盂周秦遗,宝之万镒重”以盘盂比喻古代文物,赞美它们如同珍宝般珍贵,反映出诗人对古代文明的崇敬之情。接着,“儒术法三代,迂阔乃无用”则对儒家思想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反思,认为其过于传统和空洞,可能在现代社会中显得不合时宜。这种对比体现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之间关系的思考。

“盛世不复古,何贵麟与凤?”这一句进一步强调了时代变迁,指出在繁荣的时代里,人们往往不再追求复古,而是更看重创新与发展,提出“麟”与“凤”作为象征,暗示了对传统美德与文化价值的重视。然而,在实际生活中,这些美好事物似乎变得稀有而珍贵。

“旧宅湘水头,聊过一帆送”描绘了诗人路过长沙的情景,湘水作为背景,增添了一种淡淡的忧郁氛围。通过“一帆送”的细节,诗人似乎在借物抒情,表达一种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对当下生活的感慨。

最后,“太傅安在哉,城郭人民众”将话题转向历史人物,询问古代贤者的现状,暗含对当今社会道德风尚的担忧。而“嗟我非其才,归园学抱瓮”则是诗人自谦之语,表示自己并非适合这个时代的人物,选择回归田园,学习古人持守本分的生活态度,寻求心灵的平静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古代与现代的对比,以及对个人理想与现实处境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深情眷恋,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世界的某种无奈与渴望回归简单生活的愿望。

收录诗词(383)

李宪噩(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洞庭始见雁

一住蛮城里,候禽无复宾。

自看楚山月,相遇洞庭春。

乍恐依帆杳,初惊入耳新。

转怜行断处,零落独沾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登洞庭湖洲

鼓枻洞庭水,水落春未达。

高洲聊可登,骋目湖堧阔。

迥拟驰平野,浩若游大漠。

草木旷不殖,人禽迹亦绝。

叠石蛟龙宫,沈沙鼋鼍壳。

帝子几时降,广乐何处作?

想当飞涝下,凹凸尽汩没。

睇彼深广中,谁信此堪托?

巨浸适未觏,还泛潇湘月。

形式: 古风

过岳阳

烟罩江城列万樯,洞庭春色晓苍茫。

榜人不解题名胜,双桨匆匆过岳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蒿洲闻驴鸣

知殊仲宣癖,岂解爱驴鸣?

薄暮江头听,故乡墟里情。

立边村径远,归处柳烟横。

自识中州近,岭南无此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