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夜有怀

汉地行逾远,燕山去不穷。

城荒犹筑怨,碣毁尚铭功。

古戍烟尘满,边庭人事空。

夜关明陇月,秋塞急胡风。

倚伏良难定,荣枯岂易通。

旅魂劳泛梗,离恨断征蓬。

苏武封犹薄,崔骃宦不工。

惟馀北叟意,欲寄南飞鸿。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翻译

远离故乡越来越远,燕山之路无尽绵长。
废弃的城池仍充满怨恨,石碑虽毁仍有功绩铭记。
古老的边防满是烟尘,边疆人事已成过往。
夜晚的关隘映照着陇上明月,秋天的边塞刮起强劲的胡风。
人生的起伏难以预料,荣华与衰败岂能轻易相通。
游子的灵魂疲惫于漂泊,离别的愁绪如断线的飞蓬。
苏武的封赏依然微薄,崔骃的仕途也不如意。
只剩下老翁的心愿,想寄托给南飞的大雁。

注释

汉地:指中原地区。
燕山:古代山脉,这里代指北方边疆。
城荒:荒废的城市。
碣毁:石碑毁坏。
古戍:古老的边防驻地。
人事空:人事变迁,一切成空。
夜关:夜间守卫的关隘。
陇月:陇上的月亮,指边塞之地。
秋塞:秋季的边塞。
旅魂:游子的灵魂。
泛梗: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离恨:离别之苦。
征蓬:飘荡的蓬草,象征离散的人。
封犹薄:封赏还很微薄。
崔骃:人名,此处借指仕途坎坷的人。
北叟:北方的老者。
南飞鸿:向南飞的大雁,常用来寄托书信或思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边塞之地的夜晚,心中充满了对远方家乡的思念和不易实现的愿望。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质朴而蕴含深情。

"汉地行逾远,燕山去不穷" 一开篇,就设定了一个遥远且艰难的旅途画面。"城荒犹筑怨,碣毁尚铭功" 通过对废墟和残碑的描写,传达出历史的沧桑变迁以及曾经繁华时期的辛勤劳作。

"古戍烟尘满,边庭人事空" 描绘了边塞孤寂与荒凉,反衬出过往繁盛时的人间冷暖。"夜关明陇月,秋塞急胡风" 则是通过月光下的关隘和急促的胡风,营造出一种紧迫而又凄凉的情境。

"倚伏良难定,荣枯岂易通" 表达了旅人内心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以及对荣枯更替的深刻理解。"旅魂劳泛梗,离恨断征蓬" 描述了旅人的灵魂在旅途中所遭受的煎熬和离别之痛。

"苏武封犹薄,崔骃宦不工" 这两句通过历史人物的典故,表达了对忠诚和才能未被充分利用的感慨。最后,"惟馀北叟意,欲寄南飞鸿" 表现出诗人对于远方家乡深切的思念,以及想要通过飞鸿传递心声的愿望。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边塞之地的荒凉与孤寂,也流露出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和个人情感的深刻表达。

收录诗词(129)

骆宾王(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婺州义乌人(今浙江义乌)。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高宗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武功、长安主簿,仪凤三年,入为侍御史,因事下狱,次年遇赦,调露二年除临海丞,不得志,辞官。有集。于武则天光宅元年,为起兵扬州反武则天的徐敬业作《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敬业败,亡命不知所之,或云被杀,或云为僧

  • 生卒年:约619—约687年

相关古诗词

边城落日

紫塞流沙北,黄图灞水东。

一朝辞俎豆,万里逐沙蓬。

候月恒持满,寻源屡凿空。

野昏边气合,烽迥戍烟通。

膂力风尘倦,疆场岁月穷。

河流控积石,山路远崆峒。

壮志凌苍兕,精诚贯白虹。

君恩如可报,龙剑有雌雄。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伤祝阿王明府

洛川真气上,重泉惠政融。

含章光后烈,继武嗣前雄。

与善良难验,生涯忽易穷。

翔凫犹化履,狎雉尚驯童。

钱满荒阶绿,尘浮虚帐红。

夏馀将宿草,秋近未惊蓬。

烟晦泉门闭,日尽夜台空。

谁堪孤陇外,独听白杨风。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在军中赠先还知己

蓬转俱行役,瓜时独未还。

魂迷金阙路,望断玉门关。

献凯多惭霍,论封几谢班。

风尘催白首,岁月损红颜。

落雁低秋塞,惊凫起暝湾。

胡霜如剑锷,汉月似刀环。

别后边庭树,相思几度攀。

形式: 排律 押[删]韵

早发诸暨

征夫怀远路,夙驾上危峦。

薄烟横绝巘,轻冻涩回湍。

野雾连空暗,山风入曙寒。

帝城临灞涘,禹穴枕江干。

橘性行应化,蓬心去不安。

独掩穷途泪,长歌行路难。

形式: 排律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