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十四首(其十四)

荒哉炀天子,纵侈乐无涯。

彝纪胡可渎,同心赐宣华。

独孤虽云误,勇才亦非佳。

杨梅枯已久,抚事令人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昌祺的《拟古十四首(其十四)》以批判的笔触描绘了隋炀帝杨广的奢侈无度和道德沦丧。"荒哉炀天子"开篇即对隋炀帝的行为表示惊叹,"荒"字寓含了对其行为的否定与惋惜。接着,诗人指出纵欲过度是对传统伦理的亵渎,"彝纪胡可渎"表达了对礼法秩序的尊重和对隋炀帝行为的质疑。

"同心赐宣华"暗指隋炀帝宠幸美女宣华夫人之事,进一步揭示其荒淫的生活。诗人认为独孤皇后虽然可能因误信而支持了他,但隋炀帝本人的英勇才能并未体现在正道上,反而导致了国事的衰败。

最后两句"杨梅枯已久,抚事令人嗟"以杨梅比喻历史的沉寂和衰败,表达对过往繁华的追忆以及对时事变迁的感慨。整首诗通过借古讽今的手法,批评了隋炀帝的奢侈生活及其对国家造成的负面影响,具有鲜明的历史警示意义。

收录诗词(755)

李昌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祯,、一字维卿,以字行世,、、运甓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永乐二年进士,官至广西布政使,为官清厉刚正,救灾恤贫,官声甚好。且才华富赡,学识渊博,诗集有《运甓漫稿》,又仿瞿佑《剪灯新话》作《剪灯余话》

  • 字:昌祺
  • 号:侨庵
  • 籍贯:白衣山
  • 生卒年:1376~1452

相关古诗词

阙题

先生笃行士,小隐南麓边。

芥视功与名,遗弃如浮烟。

造门非俗流,问字皆英贤。

室空长物无,匡床但青毡。

世受静春学,潜心最精专。

所以绝外慕,昕夕劳钻研。

斯文诚在兹,乐矣卒岁年。

海㝢忽鼎沸,群氓弄戈鋋。

渠魁何狂愚,驰书敢相延。

奋袂拂然起,仰首呼青天。

谁为夺我志,清白世所传。

洒然携琴剑,乐道鉴鱼鸢。

从此勿相逼,清风激寒泉。

当此丧乱际,三纲赖公全。

磊落贞松姿,霜雪愈挺然。

九京不可作,星日芳名悬。

因诗寄深衷,叹息颓阳前。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题方方壶枯木竹石图

空山百尺树,质性何贞坚。

夭矫修篁侧,寂寞磐石边。

亭亭任重姿,屹立思擎天。

造化偶遗弃,值彼蓬莱仙。

写之若怜才,峥嵘老龙骞。

朔风振群木,节操欣独全。

寄言玩物者,毋贵春花妍。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颜用正挽诗

幽栖忘声利,抗志惟云泉。

澄神以内照,白首甘草玄。

既混钓耕侣,讵希冠盖贤。

魄化名未泯,尘凝榻尚悬。

服膺先民训,委顺安其天。

诔文太史述,遗经门人传。

息荫树绕屋,资生瓜在田。

掩棺谅靡憾,况乃获归全。

孔曾皆一辙,此理岂今然。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哭子

余龄及中岁,有子生六年。

疾痛母心惴,寒饥我怀煎。

鞠育爱虽切,薰陶教宜先。

数日近方解,诵诗未能全。

赋龄亦何短,夭阏辄弃捐。

触目恨山积,沾衣泪河悬。

世泽惧斯斩,书香赖谁传。

嗣续人所重,念之增惕然。

修已安义命,昊穹谅无偏。

明丧笑商鄙,情钟惭衍贤。

螟蛉信么么,在物亦堪怜。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