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应山县吊杨忠烈公

呜呼!有明神宗之季国卼臲,光宗继之更短折。

维时先生官给事,顾命乃与大臣列。

防微肩巨定大计,选侍移宫一朝决。

再起中丞赴双阙,大柄已被阉人窃。

干儿义孙满庙廊,二十四罪愤所切。

赤县争高宦者祠,彤庭遍染中丞血。

讵有婪赃杨大洪,舍人宁死心如铁。

或言汉之厨顾洁其名,唐之牛李营其穴。

宋之洛蜀明东林,党祸纷纷蹈覆辙。

封疆已被门户误,遂讥先生太激烈。

我谓此言殊不然,藉口保身附明哲。

假使当年稍媕婀,张禹孔光更何别?

君子岂能误国家,目为党人正气绝。呜呼!

正气绝,国乃灭。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乔莱的《过应山县吊杨忠烈公》是一首悼念明朝忠臣杨忠烈公的诗。诗中描绘了明朝末期政治动荡的景象,神宗之后的光宗即位短暂,而杨先生在危难之际担任重要职务,参与决策并解决选侍移宫问题。然而,宦官专权,杨先生再次被贬,最终因对抗阉党而流血牺牲。

诗中提到的“二十四罪”象征着杨公的冤屈,他的忠诚和刚直引发了激烈的党争,甚至有人将他与汉代的顾命大臣相比,认为他过于激进。然而,诗人认为这些批评是错误的,指责那些为保自身而附和权贵的人,指出如果杨公妥协,那么国家的正气将会荡然无存,最终导致国灭。

乔莱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杨忠烈公的敬仰,以及对明朝末年政治腐败和党争的深刻反思,赞扬了杨公的高尚品格和为国捐躯的精神。

收录诗词(5)

乔莱(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下滩

湘南三月湘水生,驰波跳沫空江鸣。

?砑乱石亘江面,险如瞿塘滟滪谁能撄?

我闻就下水之性,岂乐与石相排争。

清流何为辄暴怒,鼎沸势欲苍厓倾。

其如滩石太险巇,横排曲扼真难平。

笆竿之船薄如纸,左旋右折中流行。

柁师自许识趋避,到此亦觉心魂惊。

十里五里在俄顷,回头不见丹峰横。

一滩才过一滩至,到耳总作奔雷声。

纵然赋命果穷薄,毋乃太视波澜轻。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湘口

雁叫猿啼不可闻,零陵风雨正纷纷。

三岩明灭潇湘合,二水潆洄楚粤分。

纵目好看灵岳树,落帆犹带隐山云。

探幽更向愚溪去,野性偏宜鸥鹭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九日登查山

仙山突兀海云凉,令节登临石径荒。

双屐健寻瑶洞草,百年欢对菊花觞。

金堤乍筑蛟龙偃,玉笛横吹鸿雁翔。

更喜楼船休战伐,渐看稻蟹足江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送田逊庵少宗伯册封靖藩使竣还朝

朱邸开南服,丹书下帝阊。

周屏崇吕伋,汉柱重田郎。

册授容台长,符分异姓王。

皇华今揽辔,藜杖旧腾芒。

天禄尊刘向,仪曹得李刚。

双锋辞北阙,八座出南荒。

鳌岫枫初暗,螺江水正长。

风阴蕉叶嫩,雨热荔支香。

鸟道通冠盖,蛮方识衮裳。

授圭瞻虎节,负弩拜龙章。

客对梁园月,醴陈楚国觞。

名藩叨雨露,使节凛冰霜。

去拥相如传,归轻陆贾装。

吴山堪历览,越水暂徜徉。

孔李通门旧,荀陈德曜光。

旌麾欣左顾,鸡黍愧方将。

远近惊星使,殷勤话草堂。

山川归太史,风俗纪江乡。

去鹢秋涛迥,回辕皂盖张。

三台原北极,照耀紫微傍。

形式: 排律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