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丘中秋(其五)

无限秋风吹细腰,新妆夜上赤栏桥。

可怜玉手纤无力,大妇才过小妇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在虎丘游玩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物的情感与场景的氛围。

“无限秋风吹细腰”,开篇以“秋风”和“细腰”两个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冷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暗示着主人公在秋风中漫步,身姿轻盈,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这里的“细腰”不仅指女子的体态,也暗含着对美好、柔弱之美的向往和追求。

“新妆夜上赤栏桥”,接着描述女子在夜晚打扮一新,踏上色彩鲜艳的栏桥。这句中的“新妆”和“夜”相映成趣,既表现了女子的美丽与神秘感,也暗示了夜晚的神秘与浪漫,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抹朦胧美。

“可怜玉手纤无力”,这一句转而聚焦于女子的手,形容其如玉般细腻,却又显得无力。这里或许暗含着女子内心的某种情感状态,或是对某种力量的渴望与无奈,使得整个形象更加立体,情感更为丰富。

“大妇才过小妇招”,最后两句通过对比“大妇”与“小妇”的行为,展现了一种微妙的人际关系或情感动态。可能是在暗示女子在面对不同身份或地位的人时的不同态度,或是对某种社会现象的隐喻,增加了诗歌的深度和思考空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对比,不仅展现了中秋之夜的美丽景色,更深入地探讨了人物的情感世界和社会的复杂性,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趣味。

收录诗词(545)

何绛(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虎丘中秋(其六)

白公堤上月徘徊,海涌峰前众乐催。

不尽游人谁复识,吹箫或有市中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虎丘中秋(其七)

千人石上可怜秋,曾得君王永夜游。

最喜碧桐三五树,不栽宫里省生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虎丘中秋(其八)

杨花落尽藕花开,人事悲欢合往来。

试看阖闾坟上土,只闻歌吹不闻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天平山访元曾上人不值

老僧遁迹石楼间,欲扣禅扉识道颜。

秋草路边人迹断,已随流水下青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