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荷笠腰镰醉里回,和衣卧处息如雷。
定无门外催租吏,赢得柴荆日晏开。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农在劳作之后的惬意生活。"荷笠腰镰醉里回",形象地写出农夫满载而归,虽然可能有些微醉,但带着满足感,扛着斗笠,手持镰刀,步履蹒跚。"和衣卧处息如雷",则生动地刻画出他疲惫至极,连衣服都不脱,直接躺下就睡,鼾声如雷,显示出他的劳累与放松。
"定无门外催租吏",诗人通过想象,表达对农民生活艰辛的同情,暗示了农夫无需担心官差前来催缴租税,这是他对老农自由自在生活的理想化描绘。"赢得柴荆日晏开","柴荆"指简陋的木屋,"日晏"即天色已晚,意味着老农可以尽情休息,直到太阳西沉才开门,享受难得的宁静。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质朴的语言,展现了农耕生活中的辛劳与安逸,以及农民对于不受打扰的田园生活的向往。
不详
南宋诗人。著名宋朝官吏。曾肇之孙。曾巩之侄孙。宋绍兴年间,举进士不第,以荫授长兴、迁嵊县丞,继为镇江、临安通判。孝宗乾道七年(1171)知吉州,改抚州(《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一之五四、五五),终知永州(今湖南零陵)。乾道九年(1173)卒。善诗文。世称“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敦)
雨带好风匀净绿,云开暖日染娇黄。
今年不识农家苦,总把阴晴属上苍。
并堤松柏与云齐,月夜青山一望低。
山鸟不惊人迹绝,步随流水到前溪。
六尺玲珑日日开,个中那解著纤埃。
主人无耳谁求洗,试问声从何处来。
水轩宴坐死灰同,一息呼号万窍风。
纵有溪流清似镜,不知何处洗虚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