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贞招饮大鹏东山寺(其二)

步入梵宫路不迷,四山高插与天齐。

龙头石吐飞泉冷,雉尾云生落木低。

牧笛吹残村犊稳,禅经听罢野猿啼。

止戈幸得逢僧话,回首东山月满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大鹏东山寺的周日贞招饮之行中所见的景致和内心感受。首联“步入梵宫路不迷,四山高插与天齐”开篇即以“梵宫”点出寺庙的庄严,而“四山高插与天齐”则展现了山寺的雄伟壮观,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颔联“龙头石吐飞泉冷,雉尾云生落木低”进一步描绘了寺庙周围的自然景观。龙头石上的飞泉给人以清凉之感,雉尾云则仿佛是山林间飘动的轻纱,与低垂的树木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一种动态与静态结合的和谐美。

颈联“牧笛吹残村犊稳,禅经听罢野猿啼”转而描写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牧童悠扬的笛声伴随着安稳吃草的小牛,与之后禅经听罢后野猿的啼叫形成了动静之间的转换,既表现了乡村生活的闲适,也暗示了佛法的深远影响。

尾联“止戈幸得逢僧话,回首东山月满溪”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在寺庙中与僧人交谈,使得诗人得以暂时放下世俗的纷扰,心灵得到了净化。最后,诗人回望东山,月光洒满溪流,这一景象不仅美丽,也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寺庙及其周边的自然风光,以及诗人在此境遇下的内心体验,展现了佛教文化与自然美景的和谐共存,以及寻求心灵宁静的主题。

收录诗词(230)

张嗣纲(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怀大志,及长,闭户潜修,于经史外,更习《六韬》《三略》。明神宗万历十六年(一五八八)、二十二年(一五九四)、二十五年(一五九七)连中三榜武魁。按例,官拜新安南头参将,年八十有五而卒。有《戈馀诗草》二卷。事见民国《清远县志》卷一〇

  • 字:效忠
  • 籍贯:清远

相关古诗词

再访梅庵上人不遇

几年不到梅庵寺,今日重过见早梅。

石凳花开舄已往,松林烟静鹤初回。

师因采药云深去,客为寻幽雨后来。

却羡经坛清净处,菩提应不着尘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热池

电阳南望几峰峦,溪涧潆洄萃此川。

半月池中涵瑞气,万年山下吐温泉。

何人再爇丹炉火,仙女长吹玉鼎烟。

天设一泓开造化,太和元气在尊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七星岩

天开洞府亦奇哉,白石磷磷磊欲颓。

一线羊肠通紫砚,三龛象迹现如来。

云封药蔓迷樵径,风送荷香入酒杯。

尘境不如仙境好,可堪民力竭楼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寿黄修撰

闻道仙风甘水滨,苍松白石旧为邻。

华封此日三多祝,胪唱当年第一人。

诏拜彤廷红日近,筵开紫府綵衣新。

如翁矍铄真难得,洞口桃开岁岁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