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绘了一幅江边黄昏时分的宁静画面。首句“爱见江边树”,表达了诗人对江边树木的喜爱之情,仿佛树木是诗人情感的寄托。接着,“萧疏落照前”一句,通过“萧疏”二字,形象地描绘出树木在夕阳余晖中的稀疏景象,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
“远峰分霁色,小坞共寒烟”两句,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视野,远处的山峰与天空的霞光相映成趣,而近处的小山谷则笼罩在一片寒烟之中,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与幽静并存之美。
“雁迹留沙渚,猿声到客船”描绘了雁群飞过留下的痕迹和猿猴的啼叫声传至停泊的船只上,这些自然界的生灵活动为画面增添了生机与活力,同时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
最后,“十年湖海梦,今日倍依然”两句,诗人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中,十年的湖海漂泊仿佛只是梦境一般,但眼前的景象却依旧如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永恒不变的感慨以及对过去岁月的回忆与怀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转、人生变迁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