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梅

暗香消歇粉妆残,点点虚庭碧藓间。

却怪贫家新富贵,地茵纯用鹿胎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翻译

暗香渐渐消失,妆容残破,
点点绿色苔藓铺在空旷庭院。

注释

暗香:淡淡的香气。
消歇:消失。
粉妆:女子的妆容。
残:残破不整。
虚庭:空旷的庭院。
碧藓:青苔。
却怪:却感到奇怪。
贫家:贫穷人家。
新富贵:突然变得富足。
地茵:地面的垫子或地毯。
纯用:全部使用。
鹿胎斑:鹿皮上的斑点,象征珍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闲庭的景象,通过对比衬托,抒发了诗人对贫富变迁的感慨。"暗香消歇粉妆残"中,“暗香”指的是梅花的清香,但这里却是“消歇”,意味着香气已不再浓郁,而是微弱且即将散去。这与“粉妆残”相呼应,形容的是春天过后,花朵虽未完全凋谢,但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娇艳。"点点虚庭碧藓间"则描绘了空庭中星星点点地散布着青苔,这些词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寂寞的氛围。

然而,在这宁静的景象背后,诗人却感慨万分。"却怪贫家新富贵"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怀旧之情。在古代,"贫家"通常指的是书香门第或清高士族,而"新富贵"则是指通过权力或其他途径迅速积累财富的人。这里,“却怪”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社会变迁的不解和惊讶。

最后,"地茵纯用鹿胎斑"进一步深化了这层情感。“地茵”即是指庭院中的青苔,而“鹿胎斑”则是一种珍贵的药材,这里形容的是新的富贵之家用这种珍贵材料来装饰自己的庭院。这不仅反映出新兴富户的奢侈与炫耀,也强调了他们对传统价值观的忽视。

总体而言,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于旧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于社会变迁、物是人非的感慨。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新兴富户奢靡生活方式的批判态度。

收录诗词(455)

杨公远(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洞庭秋月

月色湖天浸岳城,芦花渺渺白铺汀。

玻瓈万顷清无滓,只有君山一点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旅寓岑寂中园丁送花四品因赋五绝(其三)

百叶夭桃簇绛绡,向人含笑态妖娆。

开元天子曾抬举,簪向妃冠恨便消。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旅寓岑寂中园丁送花四品因赋五绝(其五)

粉绡细剪缀枝条,无奈盈盈笑靥娇。

最是短篱遥认处,浑如腊雪未全消。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旅寓岑寂中园丁送花四品因赋五绝(其一)

倚遍阑干日欲斜,春光撩动客思家。

园丁颇识人岑寂,特地携来四品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