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高峰庵

林回觉路枉,路枉亦自适。

光风不作寒,吹烟半晴湿。

涧春多异芳,岭月少行迹。

犬吠空山云,山僧杖藜出。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吴鼎芳的《过高峰庵》描绘了诗人漫步山间之路的感受和所见景象。首句“林回觉路枉”,写出了在曲折的山林小径中行走,诗人意识到路线偏离了原定的方向,却也意外地带来了新的发现和体验,暗示了一种随缘而行的自在心境。“路枉亦自适”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偏离带来的舒适感。

接下来,“光风不作寒,吹烟半晴湿”描绘了阳光透过树林洒下的温暖,微风吹过,带着湿润的烟雾,营造出一种清新宜人的氛围。诗人通过“涧春多异芳,岭月少行迹”展现了春天山谷中各种奇异芬芳植物和宁静的月色,以及人迹罕至的幽深意境。

最后两句“犬吠空山云,山僧杖藜出”,以犬吠声打破山间的寂静,引出了一位独行的山僧,他手持藜杖,步履轻缓,形象生动地展示了山中的禅意生活。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高峰庵周边的自然风光和隐逸生活,流露出诗人对清静与自然的深深喜爱。

收录诗词(87)

吴鼎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采香泾

柔风吹断靡芜死,岁岁春芳付流水。

西岩尤剩昔时云,斜阳照出行宫址。

香魂去不还,野鸟愁空山。

轻罗绣作苔,花斑苔花斑。

空山冷夜深,露泣西施井。

形式: 古风

雨后登虎峰送张七

山雨飞才歇,山云散已齐。

林香清一寺,草绿过重溪。

气暖梅初熟,红残鸟不啼。

夕阳催客去,湖口挂帆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寄赵凡夫

十里寒山路,香风正采茶。

偶随樵客去,一到隐君家。

细语生清月,闲心托片霞。

别来湖水阔,秋色上莼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飞楼曲戏柬茅止生

飞楼宛转芙蓉簇,对列鸳鸯三十六。

东风著意渡江来,染出蛾眉春水绿。

楼头何处得春先,非雾非烟俱可怜。

红芳杂沓锦茵软,尘香不上双行缠。

婵娟花月曾无价,只向嫦娥乞长夜。

夜长夜短那得分,郁金自绕珊瑚云。

青丝玉壶正倾倒,杨柳乌啼白门晓。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