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友人所藏佛牙

竺朝大夫哀群灵,出自大教拔幽沈。

汉明梦兆颇神异,具书梵释来千岑。

翕然风誉耸华夏,宝方精像辉云林。

传闻遗骨未灰朽,流散诸国磨古今。

朅来偶得见一齿,照座灿烂如璆琳。

当时左右广长舌,咀嚼风雷兴潮音。

烟如珠珞吐光怪,洗我旷劫尘埃襟。

目瞻顶礼固其事,岂必窣堵埋千寻。

凭君韫椟善持护,为绝阴怪窥窬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鉴赏

这首元代耶律铸的《观友人所藏佛牙》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崇敬佛法、珍视圣物的场景。诗人首先赞美了竺朝大夫的高尚情操,他出于对众灵的关怀,从佛教中发掘出深藏的智慧。接着,诗人提及汉明帝的梦境,暗示佛牙的非凡来历和神秘力量。

诗中描述了佛牙的影响力,它如同璀璨的明珠照亮华夏大地,精美的形象在云林间熠熠生辉。诗人强调佛牙虽历经流转,但其神圣遗骨并未腐朽,其历史价值和精神意义深远。诗人有幸目睹佛牙的一颗牙齿,其光芒如同璆琳般耀眼,能洗涤人心中的尘埃。

诗人认为,对佛牙的瞻仰和顶礼是虔诚的行为,不一定非得通过建造高大的窣堵坡(佛塔)来表达敬意。他恳请友人妥善保管这颗佛牙,以防阴邪之物觊觎。整首诗洋溢着对佛法的敬畏和对圣物的珍视之情,体现了元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风貌。

收录诗词(829)

耶律铸(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漆城谣

漆城光荡荡,寇来不得上。

一朝变起望夷宫,不及思旃曾技懩。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述实录

承天圣祖开天业,四海为家尽臣妾。

规模宏远古无比,统绪岂惟垂万叶。

朅来海水不扬波,向见灵河已清澈。

除天所覆乐心戴,愈见人情皆感切。

折冲猛锐尽陈力,骨鲠贞良咸就列。

恭行天罚攘搀枪,著就鲸鲵殊剪截。

列圣未出无名师,历世弥光先圣烈。

推亡固存非一国,迷不知时非俊杰。

世许青野食前言,不若犬偷及鼠窃。

诬天复敢拘行人,妄专狙诈誇明哲。

国犹摄生贵处顺,水背流时源易竭。

即今日削尽疆场,其势得无忧迫胁。

若然仍不畏天威,曷异螳螂怒当辙。

未知其可将蛮触,相与区区较优劣。

武王问罪挥天戈,徵发诸军自崙碣。

翠华遥下五云来,辄报锦城氛祲灭。

扈跸貔貅三十万,争欲先驱埽妖孽。

搏熊攫豹捷飞猱,赴险蹈虚矜胆决。

纷驰传檄启途使,英荡辅之龙虎节。

悬崖万仞入云端,前马不行应气摄。

虹梁缥缈驾层霄,高兴动人殊可悦。

若非由蜀道登天,岂与飞仙得相接。

腾倾湍瀑翻惊涛,怒震横流还送折。

千岩万壑殷晴雷,捲起千堆万堆雪。

飞阁尤非地上行,剑门呼似天中裂。

壁立千寻冷翠屏,碧霞城拥清都阙。

振衣直上玉女台,下视烟尘望吴越。

五丁碎徙青黛山,万簇蚕丛乱堆叠。

金城虽包裹全蜀,胜负莫非由勇怯。

孰云无所骋骁骑,闭口势何劳捕舌。

天衷应未诱蚩萌,堪叹颛蒙与天绝。

宁知皇化如时雨,欲济迷津作舟楫。

会闻蓬阆朝真仙,箪食壶浆尽迎谒。

纷纷诸将无虚日,争奏归明争献捷。

旌门敕树受降旌,异致穷民遂安帖。

莫如天欲降何如,英猷一旦为虚设。

无雷东陊孤山峰,惊风西捲旂杆折。

龙桥忽焉悉中圮,夔鼓鼛然寻亦歇。

忍令飞驾鼎湖龙,持拔龙髯堕尘劫。

笛声唤得梦回来,梅梢犹印西窗月。

形式: 古风

密谷行

命骁锐,为声援,选步骑,发畿甸。

号称一百万,一一皆精鍊。

旌旗虹乱渡桑乾,绚野如花陈组练。

移围布陈密谷口,吞敌出奇将伺便。

前拒避贾勇,中坚已受战。

天兵震天威,不异弄雷电。

先驱游击队,势若风云变。

雕鹗横秋空,奋翼鸷鸡犬。

斯须跆藉尽八九,终了不曾还一箭。

永安宫,大安殿,方待凯旋回赐宴。

唯有孤臣鬓成雪,缘底眉头殊不展。

智谋士见未然事,窃叹终皆非所辩。

堪怜当日金源氏,谁编良将忠臣传。

形式: 古风

蜀道有难易

有言蜀道难,有说蜀道易。

难于上青天,易于践平地。

说易有所媚,说难有所激。

君曾不见与前修,折衷谁秉江山笔。

我来高蹈仙人踪,控御遗风纵游历。

连云气象霸图中,险阻形胜限疆域。

黑龙冲断万层山,骇浪轰雷恣奔击。

攒峰叠嶂冷云閒,绵亘倚天骈翠壁。

飞梁架云栈,势欲跨南北。

虹桥络河汉,鸟道挂空碧。历其天险,临其峻极。

望舒按节,阳乌敛翼。

拟循云路趋鹏程,仰天直上青云梯。

蹑空且何异登仙,但觉日月行寝低。

终踰绝险得驰骤,骤步娲皇补天石。

微茫一径通烟霄,攀缘更上苍龙脊。

弥旬霖雨秋,行潦迷原隰。

岂不虑蹉跌,路歧多垫溺。

一闻漫天名,心寒已如失。

况复壅大道,与道为通塞。

无虑千筹将万计,智推力引方行得。

请设漫天前后论,蜀道一言或可毕。

未应难于上青天,飞阁递连通利走,名趋日夜往来何络绎。

不应易于践平地,栈磴缺寻引天荒,地老萧条断绝人声迹。

致令振古豺狼心,曾不祈天睹一掷。

自蚕丛且稽代谢,几人恃险曾终吉。

适足笑王公,设险以守国。

在德不在险,昭然如白日。

上青天,践平地,始可与之言其道难与易。

行路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之难,若比行路是平地。

出处虽然全在人,世路不能无险易。

畏途岂可比青天,誓铲漫天作平地。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