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酒泻银壶莫近傍,怕惊花睡损残妆。
拟题报答春风句,也恐春风未敢当。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日山中居住的情景,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与深切情感。首句“酒泻银壶莫近傍”中的“酒泻银壶”,可能是指一壶清澈如水的白酒,而不是真正的银质容器,诗人以此比喻春日里的泉水清澈透明,但他却不敢靠近,因为担心会打扰到花朵们的安静睡眠。这里的“花睡”形象生动,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界生命力的尊重与温柔。
接着,“怕惊花睡损残妆”进一步表露了诗人的这种情感。他害怕自己的行动会惊扰到这些正在沉睡中的花朵,从而破坏它们精致的妆容。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珍视,更透露出他内心中那份细腻的情感和深厚的生命关怀。
第三句“拟题报答春风句”表明诗人想要以诗歌来回应春天赋予万物生机的风。但在第四句“也恐春风未敢当”中,他又表现出一丝忧虑,担心自己的诗句不足以对抗或回应那强大的春风。这里的“恐怕”和“未敢当”,流露出诗人对于自身创作能力的谦逊态度,以及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在春日山居中的内心世界。它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更是一种精神状态的抒发,是诗人与自然之间那份微妙而深邃的沟通。
不详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风雪灞桥篱落间,寒驴乘兴寄曾攀。
三生习气除难尽,也许渠分一半山。
净洗从前两耳埃,溪声并逐雨声来。
此奇赖有诗能领,一笑钟期安在哉。
隔岸烟云一望间,夜深笙鹤与俱还。
不缘曾识谪仙面,未必烟云住此山。
心亦元如止水渊,断无尘想到诸贤。
左蜗不断追?梦,说与青山恐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