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栖霞山的壮丽景色与宁静氛围。首句“风急天高雁字流”,以雁群在空中排成的字形,形象地展现了秋天天空的辽阔与雁阵的壮观,同时也暗示了季节的更替。接着,“踏歌吹剑此夷犹”一句,通过人物的动作和情感,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仿佛能听到歌声与剑声交织,营造出一种既豪迈又悠然的意境。
“千章古木藏雷雨,百尺雕甍宿斗牛”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栖霞山的自然景观。古木参天,雷雨隐匿其中,展现出山林的神秘与深邃;而百尺高的屋檐下,斗牛星宿映照,既体现了建筑的雄伟,也赋予了夜晚的山景以浪漫色彩。
“野涧日晴芳气远,宝林风定鸟声幽”则将视角转向山间的溪流与树林,白天阳光普照,芳草香气弥漫,夜晚微风吹过,林间鸟鸣声显得格外清幽,细腻地表现了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界的和谐之美。
最后,“凌云卓锡知何处,满目落霞飘素秋”以问句收尾,表达了对栖霞山美景的赞叹与向往,同时也引人思考,似乎在说,这样的美景何处寻觅?满眼是飘落的晚霞,渲染出一片素雅的秋色,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栖霞山不同时间段、不同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其四季变换中的独特魅力,既有壮丽的自然景观,也有静谧的人文气息,是一幅动人心魄的山水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