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龙山的壮丽景色,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川之美与自然之韵。首句“双崖连底都成玉”,运用比喻手法,将连绵的山崖比作晶莹剔透的美玉,形象地展示了山石的光洁与秀美。接着,“万树凌霄不附泥”一句,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树木高耸入云,仿佛要与天争高,展现出树木的挺拔与生机勃勃。
“翘首岩前参大士”一句,诗人将目光转向山岩之前,似乎在仰望一位大德高僧,这里不仅体现了对宗教信仰的崇敬,也暗含着对高尚人格的赞美。最后,“宝山灵鹫晚来栖”一句,以“宝山”形容山的珍贵与美丽,而“灵鹫”则象征着吉祥与神圣,晚来栖息于此,更添了几分神秘与宁静的氛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龙山自然景观的描绘,融合了宗教情感与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语言优美,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