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仲泽

太学声华弱冠驰,青云岐路九霄飞。

上前论事龙颜喜,幕下筹边犬吠稀。

壮志相如头碎柱,赤心嵇绍血沾衣。

从来圣牍褒忠义,谁为幽魂一发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王仲泽》由元好问在金末元初时期创作,通过描绘王仲泽的生平事迹,展现了其卓越的才华、忠诚与壮志。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典故,表达了对王仲泽的敬仰之情。

首联“太学声华弱冠驰,青云岐路九霄飞”以“太学”点明王仲泽的教育背景,“弱冠驰”形容他年轻时便已展现出非凡的才华,“青云岐路九霄飞”则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他在仕途上的迅速崛起,如同直冲云霄的飞鸟,充满了对王仲泽青年时代成就的赞美。

颔联“上前论事龙颜喜,幕下筹边犬吠稀”进一步描述了王仲泽在政治舞台上的表现。他敢于直言进谏,得到君主的喜爱;在军事筹划上,即使是在幕后的默默工作,也显示出他的智慧与能力,暗示了他在国家安危中的重要角色。

颈联“壮志相如头碎柱,赤心嵇绍血沾衣”运用了两个典故,一是司马相如的典故,象征王仲泽的壮志与坚韧不拔的精神;二是嵇康的典故,表达他对国家的忠诚与牺牲精神。这两句诗深刻地揭示了王仲泽的个人品质和对国家的贡献。

尾联“从来圣牍褒忠义,谁为幽魂一发挥”总结全诗,表达了对王仲泽忠诚与正义行为的赞扬,并期待后人能铭记并发扬他的精神。这一句不仅是对王仲泽的肯定,也是对所有忠义之士的呼唤,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历史人物的深切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王仲泽一生事迹的描绘,展现了其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以及忠诚之士的形象,表达了对他的崇高敬意和对忠义精神的颂扬。

收录诗词(853)

元好问(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杏花二首(其一)

芳树春融绛蜡凝,春风寂寞掩柴荆。

画眉卢女娇无奈,龋齿孙娘笑不成。

已怕宿妆添蝶粉,更堪暖蕊闹蜂声。

一般疏影黄昏月,独爱寒梅恐未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赋南中杨生玉泉墨

万灶玄珠一唾轻,客卿新以玉泉名。

御团更觉香为累,冷剂休誇漆点成。

涴袖秦郎无藉在,画眉张遇可怜生。

晴窗弄笔人今老,孤负松风入砚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赤石谷

林罅阴崖雾杳冥,石根寒溜玉玎玲。

云来朔漠疑秋早,山近清凉觉地灵。

静爱鸟声存野调,闹嫌人迹带尘腥。

南台说有金银气,可是并汾处士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亭同麻知几赋

零落栖迟复此游,一尊聊得散羁愁。

天围平野莽无际,水绕孤城閒不流。

柳意渐回淮浦暖,雁声仍带塞门秋。

登高望远令人起,欲买烟波无钓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