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信宫

一从同辇辞君宠,已分齐纨赋妾诗。

别院花红休怅望,亦曾开在阿娇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长信宫》由唐代诗人孙合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比手法,展现了主人公对往昔荣华与当前冷落的深刻感慨。

首句“一从同辇辞君宠”,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主人公从昔日与君共乘辇车、享受恩宠的生活状态,转而描述了自己被贬谪后的孤独与失落。这里的“同辇”不仅指共同乘坐的辇车,更象征着君主的宠爱与荣华,而“辞君宠”则意味着失去了这一切,暗示了主人公地位的骤降和情感的剧变。

第二句“已分齐纨赋妾诗”,进一步揭示了主人公内心的转变。在失去君王的宠爱后,她已经做好了准备,将自己比作古代的齐国女子,以织纨(一种精细的丝织品)为喻,表达了自己虽身处冷宫,但依然保持着高洁自守的态度,通过创作诗歌来寄托自己的情感与思绪。这既是对自身境遇的无奈接受,也是对自我价值的一种坚守。

接下来的“别院花红休怅望”,则转向了对现实的观察与反思。主人公注意到,即便是在远离繁华、身处冷清的别院中,那些鲜艳的花朵依旧绽放,展现出生命的顽强与美丽。这一景象引发了她的思考:即使身处逆境,生命之花依然能够盛开,无需因眼前的不如意而感到绝望或怅然若失。

最后一句“亦曾开在阿娇时”,巧妙地运用了汉武帝陈皇后(阿娇)的故事,与前文形成鲜明对比。阿娇曾是汉武帝的宠妃,但最终也未能逃脱命运的变迁。主人公在此处借阿娇的故事,表达了自己虽然经历了从巅峰到谷底的转变,但同样也曾有过辉煌的过去,如今的困境并非绝境,生命中的美好与希望仍然存在。

整首诗通过对比、象征和寓意,深刻地反映了主人公在面对人生巨变时的复杂情感和坚韧不拔的精神面貌。它不仅是一首对个人命运的哀叹之作,更是对生命韧性的赞歌,鼓励人们在逆境中寻找希望,保持自我价值的坚守。

收录诗词(8)

孙合(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幼受知于方干。好孟、荀、扬雄之书,尤慕韩愈文。昭宗乾宁四年登进士第。任校书郎、河南府文学,累迁左拾遗。朱温篡唐后,著《春秋无贤人论》以寄愤,归隐于奉化。著书纪年悉用甲子,以示不臣后梁。著有《孙氏小集》、《孙子文纂》、《文格》等,均佚

  • 字:希韩
  • 籍贯:唐末五代时明州奉化

相关古诗词

宫词二首(其一)

杨柳宫边日已斜,歌声犹按《后庭花》。

不知春思当谁似,青黛娥眉夺丽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宫词二首(其二)

双双紫燕语呢喃,怪引春宫梦不甘。

闻道君王多惜玉,肯教自碎碧鸾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覃]韵

龙光山顶宝月轮,照耀乾坤烁暗云。

尊者不移元一质,千江影现万家春。

形式: 偈颂

题狄梁公庙

惟公仗高节,为国立储皇。

形式: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