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竹亭

蓬莱楚山底,傍舍竹四围。

狂鞭入门户,乱笋争墙篱。

与竹事还往,相对一束书。

壮长走世路,驽骀强鞭笞。

尘埃客灞浐,远梦夜夜归。

小亭久不理,漏栋生白芝。

偶放簿书笔,杖屦改旧诗。

呼童诛蒿莱,扫洒莓苔基。

谁庭无花卉,憎有儿女姿。

独移苍烟本,慰我千里思。

坐生山林趣,亭园有光辉。

免使清风来,留在桃李枝。

月明绕竹步,撚挽颐颔髭。

相向若知己,动摇影参差。

人间欠药石,稚乳骄羌夷。

青杉污污垢,寸尺莫可裨。

忍作仓廪盗,宁老诗书饥。

养笋为钓竿,早晚耕蒿藜。

形式: 古风

翻译

蓬莱深藏楚山脚,竹舍四周环绕
竹林疯狂般蔓延进屋,乱笋争抢着攀墙篱笆
与竹相伴,常读书卷,生活琐事不断
壮志在世道中奔忙,劣马也需鞭策激励
尘埃满身的旅人,每夜梦回故乡灞浐
小亭长久未打理,朽梁上生出白菌
偶尔放下文书,改写旧日诗歌
唤童除草,打扫莓苔,重拾园艺乐趣
谁家院落无花香,唯独讨厌那些娇嫩的花草
独自移栽青烟竹,聊慰千里之外的思念
身处山林之乐,亭园间闪烁着光芒
不愿清风被遮挡,让其留在桃李枝头
月光下漫步竹林,轻抚胡须沉思
仿佛遇见知音,竹影摇曳生姿
人间缺少良药和真理,稚子无知却自以为是
青杉虽污垢满身,寸尺之地也无法改变
宁愿饿死于诗书,也不愿偷窃仓库为生
以竹为钓竿,早晚耕种在蒿藜之间

注释

蓬莱:传说中的仙岛。
楚山:楚地的山。
傍舍:周围的房子。
竹四围:四周都是竹林。
狂鞭:形容竹生长迅速。
争墙篱:争夺空间生长。
壮长:壮志豪情。
驽骀:劣马。
尘埃客:奔波在外的旅人。
灞浐:古地名。
漏栋:朽烂的房梁。
白芝:白色的菌类。
簿书:公文书籍。
杖屦:拐杖和鞋子。
蒿莱:杂草。
莓苔基:覆盖莓苔的地基。
稚乳:幼小的孩子。
骄羌夷:自大无知的人。
青杉:一种树。
污污垢:形容污渍斑斑。
仓廪:粮仓。
诗书饥:饥饿于诗书。
养笋为钓竿:比喻培养人才或事物。
蒿藜:野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竹子的深深情感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首句“蓬莱楚山底,傍舍竹四围”展现了竹林环绕的宁静环境,如同仙境般。接下来的诗句“狂鞭入门户,乱笋争墙篱”生动地刻画了竹子生机勃勃、茂盛生长的情景,与诗人日常相伴。

诗人与竹子的交往密切,读书时竹相伴,感叹自己在世俗中奔波劳碌,“壮长走世路,驽骀强鞭笞”。他在尘世中疲于奔命,只有竹林中的小亭成为他的精神寄托,那里“漏栋生白芝”,象征着清静与自然的回归。

诗人偶尔放下繁忙的公务,拿起竹杖和书籍,整理旧诗,清除杂草,表达出对简朴生活的热爱。他欣赏竹的高洁,将其视为知己,希望能从中汲取力量,远离尘嚣。他认为世间缺少像竹子一样正直的人,而自己宁愿过着清贫的生活,也不愿做世俗的追逐者。

最后,诗人将竹子比作未来的钓竿,暗示自己期待回归田园生活,早晚耕种,过上与竹为伴的简单日子。整首诗以竹为中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格独立和精神自由的追求。

收录诗词(168)

黄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黄湜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历佐一府三州,皆为从事。后摄知康州。工诗。有《伐檀集》

  • 字:亚父
  • 籍贯:宋洪州分宁

相关古诗词

长安贺晏相公生辰

衙鼓簪绅动,灵椿荐寿醪。

吾君合尧舜,此日降伊皋。

盘诰文章老,丹青事业牢。

乃朝尊柱石,千里辍钧陶。

民即讴歌借,霖应梦寐劳。

秦人下车乐,远迩赋崧高。

形式: 排律 押[豪]韵

对花

诗昔甫白在,造化困刀尺。

我生几年后,浪自镌顽石。

对花虽把笔,好句恨莫得。

耒阳与采石,孤坟没荆棘。

几欲肉白骨,再插风雅翼。

海为一杯酒,地为一领席。

醉坐吟万物,语出埋霹雳。

乾坤髓可掬,鬼神泪可滴。

人生贵适意,身是天地客。

糟床不可乾,吟纸须强擘。

花落若解医,有金费千镒。

形式: 古风

次韵和子仪闻蝉

落日挂树间,长我庭下阴。

园林动秋意,高蝉忽微吟。

清风转馀声,杳若下远岑。

微物感时节,铿鍧吐商金。

古乐久破碎,兹虫抱全音。

荒忽尚偃蹇,激起壮士心。

愿为秋蝉操,被之朱丝琴。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次韵和中伏坐夜

万兵昏雨过,暑斗插云倾。

老佞溪蛙静,真交海月生。

游氛褰幕帟,远籁起茎英。

清洗尘埃虑,幽通造化情。

酸咸时味薄,寂寞古途亨。

去象筌真意,无形写天声。

诗疑窥杜子,文欲造盘庚。

身在清风国,神游白玉城。

希夷乘浩气,沆瀣饮元精。

坐久忘昏寐,回头有启明。

形式: 排律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