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苍厓险处坦然平,万指曾来此听经。
若谓生公消息远,一声啼鸟共谁听。
这首诗名为《千人座》,是宋代僧人释智愚所作。诗中描述了一个奇特的场景:在陡峭的山崖上,有一个平坦的地方,曾经容纳过众多信徒前来听经。诗人通过想象,如果这里真是远离尘世的生公讲经之处,那么当佛法的声音消散后,只剩下一声鸟鸣,似乎在问:这深远的信息,又有谁能真正听见?诗人借此表达了对佛法传播和寂静禅意的深沉思考,也寓含了对自然与心灵交流的哲理探寻。
不详
俗姓陈。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池面溶溶水照空,春风花影落青铜。
倚栏拟作机头看,已堕阿师圈中。
山根旋缚尖头屋,溪上新开数亩田。
老矣不能重展手,倚筇凝目送寒烟。
碧玉溪头黄叶村,不闻花鸟到篱门。
憨眠似觉底时节,山月半规新吐痕。
结茅初不为孤峰,祇爱登临眼底空。
风淡云收见天末,始知吴在一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