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金代诗人高宪所作的《梅花引》其一。诗中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清苦书生的形象,他过着贫寒的生活,以蒿火照明,藜羹充饥,显然对封侯将相的功名并无奢望。他驾车出行,面对艰难险阻,表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但同时也流露出对前途的迷茫和对功名富贵的清醒认识,意识到自己可能无法实现这些目标。
"蒿火目"和"藜羹腹"形象地刻画了书生的困苦生活,"长须奴"则暗示了他的沧桑与无奈。"下泽车"象征着他的卑微地位,"艰关险阻"则表达了他所面临的困难重重。诗人通过这些细节,传达出书生在追求理想过程中的艰辛与失落。
"半生落莫长安道,一事无成双鬓老",这两句直接抒发了主人公一生的落魄和岁月的无情,表达了他对功名未遂的感慨。最后两句"南辕吴,北辕胡"运用比喻,说明无论他如何努力,似乎都偏离了成功的方向,"功名富贵,情知不可图"更是点明了他对现实的深刻理解,明白这些并非轻易可得。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书生的视角,展现了人生道路的坎坷与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寓言性较强,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