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女子内心的复杂情感与变化。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女子的情感状态比作圆冰、蛾绿、鸦青、瞳寒、花搏颊艳等自然景象,生动地展现了她从喜爱到厌恶的心理转变过程。
“圆冰之中,似是疑非,端详欲惊。” 开篇即以圆冰设喻,暗示女子内心世界的纯净与神秘,同时又带有一丝不确定和警惕。接下来,“恁两眉恨锁,潜消蛾绿,双鬟愁拥,暗换鸦青。” 这几句通过眉毛、发色的变化,形象地描绘了女子情绪由平静转为愁苦的过程,眉眼之间透露出的哀愁与痛苦,让人感受到她内心的挣扎与矛盾。
“水剪瞳寒,花搏颊艳” 则进一步对比了女子眼眸的冷淡与脸颊的鲜艳,形成鲜明的反差,暗示了她情感状态的复杂性。接着,“昔日怜伊此日憎” 直接点明了情感的转变,从怜爱到厌恶,这种变化之快,让人心生感慨。
下半阙“伤憔悴,问今吾故我,谁驻真形。” 表达了对自我变化的困惑与伤感,以及对真实自我的追寻。接下来,“晶莹枉自通灵。只难卜、团圞过一生。” 通过“通灵”的比喻,强调了女子内心的敏感与脆弱,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与悲观态度。
“叹凭人幻象,随悲随喜,泥人痴坐,如醉如醒。” 这几句通过“幻象”、“痴坐”等意象,描绘了女子在情感波动中的迷茫与无助,仿佛置身于梦境之中,难以自拔。最后,“帘捲春风,奁开秋月,独舞吟鸾感不胜。” 以自然景象的变换,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变迁,女子独自一人,面对过往与现实,心中充满了无法言说的感慨。
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对女子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情感的复杂性和变化性,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人性深层次的洞察与思考。